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唐 絞胎騎馬射箭俑 / 宋 修武窯 絞胎罐 / 唐 黃綠釉絞胎枕 

絞胎陶瓷的文化與工藝賞析

文∣姜又文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絞胎,是中國古代陶瓷裝飾藝術的一類特殊品種,亦稱絞泥、攪胎瓷、透花瓷。即在一個胎體上透過兩色以上的泥料絞合在一起,創作出狀如天然、不受拘束的裝飾外觀。唐代慧琳和尚《一切經音義》釋「絞」曰:「絞飾上,交效反,《考聲》云:『絞,謂繒黑黃間色也』」,指稱「絞」,就是絲綢上的「黑黃間色」。從實物看,不少絞胎器的色彩裝飾效果確實近似。根據現有資料顯示,中國大陸近卅十多個文博單位所藏唐絞胎器近五十件;臺灣及海外收藏約有十件左右,甚為稀有。

依照目前考古出土與研究可知,絞胎器創燒於唐代大抵已成學界共識,因為至今仍未發現隋代有絞胎瓷出現。一九七一年陝西乾縣唐懿德太子李重潤墓中曾出土一件唐〈絞胎騎馬俑〉(圖一),墓葬紀年為唐神龍二年(706)。絞胎始於唐代並延續至宋、遼、金、元,物質文化研究學者孫機曾指出:「十三世紀以降,這類器物漸趨絕跡。明、清時有關陶瓷的著述中幾乎沒有提起過它」。一九三○年代,河北省宋鉅鹿故城的發掘中,又發現這類器物,才重新引發世人的關注。絞胎最早發現於唐代墓葬之中,與唐三彩明器同時出土,不僅有殘片,亦有完整器皿,如杯、碗、平盤、三足盤、缽、罈、罐、注子、枕等,以長方形的絞胎瓷枕最為常見。今出土唐代絞胎標本的窯址現已驗證者有:河南鞏縣窯、陝西黃堡窯、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窯、山西渾源窯。其中以鞏縣黃冶窯最為突出,不僅數量最多、品種甚繁,且燒造時間也較早。絞胎陶瓷的裝飾紋樣絞胎陶瓷通常是用兩種色差較大的瓷土分製為泥料,然後將其相間揉合在一起,製成新的泥料。待用於加工裝飾或直接印坯、塑模成形;或切成片狀作鑲嵌使用。經過手工捲、絞、擰、搓等加工的泥料,能幻化形成宛如木紋、水波紋、編織、團花、菱花、飛羽、漩渦或盤旋登節等紋理,最後上釉燒製即成絞胎瓷器。

由於這個工藝原理,目前存世的各類絞胎瓷器均無一致,不僅裝飾紋理變化多端,紋樣的變化更自然生動,絕無重覆。絞胎器表上的裝飾紋樣,因變化多端,人們想像其對應的對象,將其簡稱為木理紋、虎皮紋、回形帶紋、花瓣紋、琥珀紋(圖二)等等。但絞胎紋理實則並非毫無規律,如細究其裝飾原則可略分為:木理紋、團花紋和几字紋。唐〈絞胎球〉(圖三)一九八七年山東兗州市李海村出土,明顯可絞胎球為素胎,胎由赭、白兩色瓷泥絞製而成。此類色彩分明的裝飾工藝出現在恢弘大氣的唐代並非偶然,據後代學者研究,絞胎工藝並非單一技藝的延續,而是受到癭器、唐三彩、犀皮漆器,以及最重要的西亞玻璃器影響所致。

中國古代稱樹因傷生成的樹瘤為「癭」,為一種癒傷組織,是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害蟲或真菌的刺激,一部分組織畸形發育而形成的瘤狀物。這種樹木病態增生的產物,因紋理特殊,無一雷同,被古人視為一種天然的病態美,受到收藏者的追捧與珍藏。蘇軾〈答李端叔書〉便有「木有癭,石有暈,犀有通,以取妍於人,皆物之病也」;《博物要覽》卷十云:「影木產西川溪澗,樹身及枝葉如楠。年歷久遠者,可合抱,木理多節,縮蹙成山水人物鳥獸之紋」。剖開癭木,即見因樹種質地不同而呈現的獨特花紋樣式,如葡萄紋、山水紋、芝麻紋、虎皮紋、兔面紋等。在唐代,癭器是一種精緻高雅的器皿,如《新唐書•武攸緒傳》談到王功贈彼之物有「鹿裘、素障、癭杯」,癭杯意見於皮日休詩:「淡影微陰正送梅,幽人逃暑癭楠杯」;除了癭杯還有癭樽,如「千畦抱甕園,一酌癭樽酒」等等(圖四)。

癭木器對絞胎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癭木紋上,唐癭器種類眾多,最常見者為癭枕。古代有使用木料為枕的傳統,並注重紋理之美。唐〈仿癭木紋黃釉絞胎扁方形枕〉(圖五)褐黃色釉有細小開片,絞胎似木癭紋,由兩種深淺不同色泥製,器表的紋理是貫穿的,紋樣明顯仿生癭木紋而來。

 
  全文請見《大觀》109年03月號第12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