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清 黑漆款彩百鳥朝鳳圖十二牒屏風 德國穆恩斯特漆藝博物館展品

百鳥朝鳳─中國款彩漆屏風之西傳

文∣聶 菲 圖/攝影∣聶 菲

「百鳥朝鳳」,一個中華民族古老而美麗的傳說,一種鳳凰居於畫中、梧桐奇石環繞、珍禽異獸雙雙簇擁於周圍樣式的款彩屏風,反映了十七世紀以來中西文化交流的輝煌成就,其中二○一五年德國穆恩斯特漆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穆恩斯特館)展品清康熙《黑漆款彩百鳥朝鳳圖十二牒屏風》及相關文物見證了這段歷史。作為全球唯一專門收藏和展示漆器的機構,穆恩斯特館創建於一九九三年,它最初是一座一九一一年修建的宮殿式市政廳,如今「收藏來自亞洲和歐洲不同文化以及伊斯蘭國家獨特的漆器藝術品兩千多件」。常設展中約有四百件展品,其中以《黑漆款彩百鳥朝鳳圖十二牒屏風》尤其精美,它是較早傳入西方的中國漆器藝術品,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起著重要的橋樑作用。
據學者統計,「保存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古代款彩屏風有二百餘件(De Kesel&Dhont,2002),其中多數未經著錄……見於著錄的款彩傢俱為九十一件……大都屬於清代早期,清代中期以來款彩屏風的數量明顯減少……大都保存在歐美的公私收藏中」,然而,款彩漆屏風產地的中國卻保存極少,散見於少數幾個博物館。對於款彩漆屏風的研究,成書於明代天啟年間的《髹飾錄》可算是最早記載的古代文獻。十七世紀以來,隨著款彩漆屏風大量西傳歐洲,它們最早曾引起西方學者的關注,幾個世紀以來陸續有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出版。然而,迄今為止沒有專文對清早期傳入歐洲的款彩花鳥畫屏風進行專題論證。故此,本文擬在前賢時彥的基礎上,以穆恩斯特館所展《黑漆款彩百鳥朝鳳圖十二牒屏風》為例,對中國款彩工藝與十七世紀以來款彩屏風西傳的路線與經過進行闡述;同時,對款彩花鳥畫屏風的題材與用途、粉本與產地等相關問題進行梳理與分析,追溯屏風花鳥畫的源與流;進而以款彩花鳥畫屏風在德國的發展與變化、「中國風」興起為中心展開討論;讓更多讀者瞭解款彩工藝在外海貿易史和世界藝術史中所處的地位,力圖拓寬款彩花鳥畫屏風西傳的研究視野與範圍,以求證於大家。
款彩是中國古代傳統漆工藝方法之一,亦稱刻漆、刻灰、深刻、大雕填等。《髹飾錄》的作者,明隆慶年間(1567∼1572)的黃成,將款彩列入《髹飾錄•坤集》中「雕鏤第十」類,此類以雕漆為主,所以主要從填彩方面介紹:「款彩,有漆色者,有油色者。漆色宜乾填,油色宜粉襯。用金銀為絢者,倩盼之美愈成焉。又有各色純用者,又有金銀純雜者」。半個世紀以後,明天啟年間(1621∼1627)的注者揚明則從雕刻方面加以完善:「陰刻文圖,如打本之印板,而陷眾色,故名。然色純填者,不可謂之彩,各以其色命名而可也」。王世襄先生著《髹飾錄解說》進一步解釋道:「款彩是在漆地上凹刻下去的花紋,裡面再填漆色或油色,以及金或銀。款彩一般用黑漆作地,花紋輪廓都保留下來,輪廓以內的漆地剔去,以備填漆或油。漆或油填入後,並不與漆地齊平,所以花紋輪廓略為高起。這樣,在感覺上,真像是木刻的印板了」。事實上,各地區款彩工藝略有不同,如當下蘇州款彩工藝製作主要有製板、扳布、嵌灰、打磨、髹漆、推光、繪圖、貼稿、刻板、洗稿、對刀、鏟地、貼金、填色等工序流程。其特點可概之為:其一,先刻板而後填色,刻至漆灰而止;其二,所填顏料成分分為漆色和油色兩種,填色不同稱謂不同,填眾色為款彩,填紅色稱款紅,填綠色稱款綠,填金銀稱為款金、款銀,所填色不與漆地齊平。款彩屏風主要採用赤、黃、綠、藍、紫、白等顏色填色,以黑色、褐色為漆地。有學者認為「已知單色的款彩僅有款金一例,即海外所藏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款褐漆款金十二月花卉圖屏風,該屏風使用了兩種色調的金色以表現花卉的變化(De Kesel & Dhont,2002)」。與之類似的、具有相同的色彩及紋飾特點的款彩屏風,出現在乾隆年間(1736∼1796)出版的《粉彩》一書中,該書提及款彩屏風的著色特點,絕大部分是靛藍及鐵紅,強調其來源應可溯源至康熙年間(1662∼1722)。
關於款彩工藝流程的研究,除中國明代黃成著、揚明注《髹飾錄》外,最早是歐洲人通過進口款彩屏風實物進行的觀察與研究,如同歐洲人研究中國瓷器一樣,其目的就是為了降低運輸成本,仿製中國產品。如「John Stalker與George Parker通過觀察實物將款彩工藝總結為敷灰膠、磨光、塗黑、上漆、打磨、繪圖、雕刻、填色的過程(Stalker & Parker,1960)……這意味著《髹飾錄》有關款彩工藝的描述在大約六十多年後首先在歐洲得到獨立觀察的證實」。又由於款彩工藝的填彩和底灰不甚堅實,人們不得不對倖存款彩屏風進行大量修復(De Kesel & Dhont, 2002),從中也可獲得對款彩工藝的新看法,「早年曾認為有各種不透明的水彩(Gronkowski, 1919; Hobson, 1936),而范和鈞通過對實物觀察後確認,除《髹飾錄》所記載的漆色和油色外,款彩漆器的確使用各種水性色彩(范和鈞,1987)」。而款彩漆器的底灰,「王世襄首先注意到它們大都不甚實,並推測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在於款彩底灰往往多用磚粉、豬血等灰料而生漆較少所致(王世襄,1998)」。有西方學者還注意到,由於生漆調和度不高,所以只能採用加油調和的填料,黑漆僅限於大面積底色,而款彩又刻得較深,所以容易損壞表面漆層。這點可從柏林夏洛特宮殿「中國房間」置入窗拱的屏風嵌入部分,看出這種技術的製作過程,仔細觀察在木座表面塗有多層底漆,精心打磨光滑,然後再塗上黑色或棕色的底漆。裝飾圖案穿過漆層刻入底漆,由此顯示出的色彩部分非常豐富,接著填入鉛白和金粉。也就是說,由於早期款彩屏風多數破損,目前所見多數是經過修復後的款彩屏風,比如說穆恩斯特館《黑漆款彩百鳥朝鳳圖十二牒屏風》。

 
  全文請見《大觀》2022年7月號第154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