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明 永樂七年銅火銃 / 明 永樂七年銅火銃銘文

明清鼎革中的火器

文∣溫科學 圖/攝影∣遼寧省博物館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民族鬥爭,階級矛盾,戰亂不斷,全國上下,不得安生。饑民百萬遍山野,蠻酋海寇湊熱鬧。此時唯有提升明軍戰力,方可自保。於是,火炮城上坐,鐵騎守邊牆。明軍開始大力發展軍隊和武器,而在外界不斷的緊張刺激下,中國的火器時代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但最初,火藥的使用卻並非是用在軍事上,而是一些雜技演出和煙火表演上。直到唐朝末年,火藥才開始被用於軍事,一種名為「火箭」的火器,開始裝備軍隊。而到了宋代,爆炸性火器開始萌芽,出現了引火球、發機飛火、霹靂火球等武器,並廣泛用於戰爭。除此以外,還出現了管型火器,其中突火槍的結構開創了現代槍炮基本結構的先河。元代以後,火藥武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突火槍的基礎上,元人發明的銅火銃比西方國家早了五百多年。直到十二、十三世紀,中國的火藥才開始陸續傳入阿拉伯、希臘以及其他歐洲國家。
從明朝開始,中國火器逐漸進入黃金時期。在遼寧省博物館古代遼寧展中展出的一件火器—定遼大將軍銅炮,就曾見證過那個戰火硝煙下火器的「昌盛」時期。
這尊定遼大將軍銅炮,產於明代,炮身長三八一•八公分,是中國現存最長的紅夷炮。該炮的內口徑為一○•二公分,管壁厚十二•一公分,底徑五十四•三公分。炮體銅殼鐵心,光亮如漆,重約兩千五百公斤,厚重威武。在它的炮身,有六行,共五十九個字的銘文,內容是:「欽差提督軍務鎮守遼東總兵官左都督吳捐資鑄造,定遼大將軍,崇禎十五年十二月吉旦,督造掌印都司孫如激,總委參將王邦文,打造千總石君顯」。
定遼大將軍銅炮是珍貴文物中的一級文物,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它是一九五二年的春天在興城古城西南角城牆倒塌的磚石堆下發現的。經省文化部門專家鑑定後,運到瀋陽被遼寧省博物館收藏。定遼大將軍銅炮目前只有這一件實物,因為炮身上的銘文記載的很清楚,所以對於它的年限和名稱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在興城能夠發現這樣一件「國寶級文物」,與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開的。興城地處遼西走廊中部,在錦州與山海關之間,是連接關內外交通的咽喉重地。有文獻記載,興城「內拱岩關,南臨大海,居表裡之間,屹為形勝」。可以說,控制了興城就等於控制了整個遼西走廊。於是,明政府在興城這個地方設置了寧遠衛,並修建堡壘,派重兵把守。隨著建州女真的崛起,古城寧遠成為明王朝遏制清軍入關的重要屏障。一代名將袁崇煥就曾在此重創努爾哈赤,取得了寧遠大捷。
無論是從年代還是類型來說,定遼大將軍銅炮都是世界上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件火器。火器投入實戰最早是在南宋,當時陳規用巨竹做成的「火槍」守城。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實戰記錄,但是這一階段應用的並不頻繁。到了明朝,火器才開始大規模發展起來。當然這是有傳統可尋的,朱元璋在打仗的時候就嚐到過火器的甜頭,所以登基後,馬上將火器作為明軍的制式兵器之一,軍隊普遍裝備火器,非常重視,甚至還組建了專門使用火器的部隊,這個部隊被稱為「神機營」。神機營,是明朝禁軍的三大營之一,擔負「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大使命,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全火器裝備的部隊,它比歐洲最早建制的西班牙火槍兵還要早一個世紀左右。除此之外,明朝的火器品種豐富,不少武器都是「世界第一」。如五雷神機是世界上最早的左輪槍;又如虎蹲炮,與現代迫擊炮有異曲同工之處。大量史實還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地雷與水雷的國家。
雖然明早期的火器已經很先進了,而且明朝也確實是中國火器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到了中晚期,明政府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火器就止步不前了。而此時的西方國家在不斷地發展火器,並出現了一種比較先進的大炮類型,叫紅夷大炮。「紅夷大炮」這個詞,得拆開來解釋。「夷」是古代漢族人對外族的一種蔑稱,和蠻、戎、狄等一樣。明人最早接觸歐洲人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皮膚都是微微泛紅的,於是稱歐洲人為「紅夷」。明軍的火炮與西方的大炮一比,火藥填量少,炮體密封差,殺傷距離短,射程太近,威力太小,甚至直接命中的彈丸都未必能穿透身披堅甲重鎧的八旗鐵騎。
紅夷大炮的原型是歐洲在一六○○年前後製造的艦用長炮,明代晚期傳入中國。當時明朝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的艦用長炮以及所有類似設計的火炮都統稱為紅夷大炮。紅夷大炮在設計上與當時明朝本國擁有的火炮相比,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抛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三公尺左右,口徑一一○至一三○公分,重量都在一公噸以上,是那一時期比較先進的炮類火器。受到西方紅夷大炮的影響,明末也開始仿造西炮,研發並加以改進。定遼大將軍銅炮就屬於自製紅夷大炮的一種,在之後的實戰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全文請見《大觀》2021年11月號第14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