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嘉峪關新城魏晉6號墓壁畫

紅泥小火爐:談古人的烤肉

文∣陳耘 圖/攝影∣陳耘

人類從生食走向熟食,火的發現及使用,當然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當五穀和肉類經過燒烤後香味四溢,人類就逐漸脫離茹毛飲血的時代,將食物加熱進食,成了人類主要的飲食型態。

將食物烹煮加熱,對現代人而言,是很容易的事情,瓦斯爐一開,火就來,鍋具往電磁爐上一擺,什麼都解決了。大家不要忘了,這麼方便,不過是近數十年的事情。五十歲以上的人們一定記憶猶新,母親為了生火做飯,總是要摸黑早起,才趕得上孩子上學前有早餐吃。現在年輕的孩子們,買個滿福堡當早餐,哪能理解幾十年前生火煮飯之艱難?

先前已談過,古代的烹飪器具以鼎、鬲、甗最常見,通常都有高起的三足,可以直接在器具下生火加熱。甲骨文「盧」字作「」,上像器身,下像高足,有時也作「」,加「虍」為聲。西周金文作「」,簡化了爐具的足部,添加「皿」為義符,「盧」的本義就是烹煮食物的器具。添加「金」成鑪、加「火」成爐,都是較晚起的字形。

我們當然知道,有爐具燒煮,這已經不是很古早的烹煮形態了。直接在地面上挖個洞,埋鍋造飯,可能是更樸素的方式。中學時期的童子軍訓練,重要的考驗之一,就是在沒有爐灶的野地炊食,小童軍都知道挖個小地坎兒,上面壘上幾塊石頭,就可以起火野炊。現在的童子軍露營,聽說都是瓦斯爐伺候了。

西周金文有個「」( )字,上部是穴,下部是火,有研究者認為這就是最早的「灶」字。燒火的土穴,的確有可能就是「灶」的原始型態。新石器時代,人類穴居或半穴居的時期,居處內總有個低於地面的火塘,兼有取暖和煮食的功能。

小篆「灶」字作「」(竈)字,是個形聲字,下半「」像蝦蟆類的小動物,是聲符。這個竈字太難寫了,後來有從火從土會意的「灶」字。其實就表達而言,「」比「灶」字似乎更容易會意。

灶的發明很早,仰韶時期的陶灶,跟目前鄉下還可以見到的泥塑或磚砌爐灶,其實差別不大,只不過人們越來越瞭解火的特性,所以又加了排氣的煙囪和助燃的通風孔道。漢字有個很難寫的「爨」(音同竄),讀者可以考驗一下自己,看看寫不寫得出來。這個「爨」字小篆作「」,像雙手( )持薪柴( )放入灶門( )的圖畫,下有火,上像雙手持鍋具之形。瞭解這個字的結構,就不再覺得難寫了。

 
  全文請見《大觀》2012年3月號第3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