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西漢 彩繪雙層奩中的七子小奩盒 長沙望城坡漁陽墓出土

品鑑漢初吳氏長沙國高等級貴族墓漆器製地與漆畫

文∣聶 菲 圖/攝影∣聶 菲

漢初吳氏長沙國漆器製地與漆畫一直是學界爭論問題。多年來,隨著《長沙楚墓》、《里耶秦簡》、《馬王堆漢墓漆器整理與研究》、《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以及最新的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等考古成果的公布,還有位於長沙湘江西岸西漢長沙國王陵的考古勘探調查與考古發掘的深入,為我們進一步釐清馬王堆漢墓漆器製地及相關問題提供了更多新的材料。本文通過有關考古發現的重新梳理,據其銘文結合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記載,溯其源與流,就先秦以來豐富的漆木資源和漆器的生產管理經驗,以及長沙國官府造漆器與漆畫特徵、生產組織管理、傳播與流通等問題進行討論。
據文獻載,漢高祖五年(前202)設置長沙國,定都城為臨湘(今長沙),長沙走馬樓西漢文書簡稱王國都城「長沙臨湘」。歷經吳氏和劉氏長沙王更替,存續時間二二一年。湖南西南沅陵地區,地處湘西沅水流域中游,文獻記載,戰國屬楚黔中郡,秦時屬洞庭郡,漢高祖五年變名武陵郡,始置沅陵縣。高后元年(前187)長沙王吳臣之子吳陽受封為第一代沅陵侯。因此這些地區留下了這時期眾多王室及高級貴族墓葬,豐富的漆器考古資料,說明長沙國裡漆彩流光、髹飾繽紛。
目前在湖南長沙、沅陵等地區發掘了西漢早期長沙王、侯和家族墓多處,尤以長沙地區最為集中,當與這裡曾是長沙國都城所在地有關。這些墓葬出土了數量不等的漆器:如漢初長沙王吳著墓(前178∼前157)出土漆器三件及大量殘片,未發現銘文;長沙王后漁陽墓(前168∼前150)出土漆器約五百多件及大量殘片四千多件,發現部分器物上錐刻「漁陽」銘文;長沙王后曹墓(西漢早期)出土漆器數百種之多,未發現銘文;長沙砂子塘王室墓(西漢早期)。上述墓葬大多惜之被盜,漆器保存甚差。軑侯家族三座墓(前186∼前168以後數年),分別出土漆器一八四、三一九、兩百餘件,M1、M3保存很好,有二五六件漆器上發現銘記和符號,M2未發現銘文。沅陵地區發掘沅陵侯吳陽墓出土漆木器四三三件,部分容器有銘記。
值得一提的是,「馬王堆漢墓漆器整理與研究」國家社科專案重新對所出五○三件有銘漆器進行銘拓和釋讀,發現M1、M3中二五六件漆器上有戳記文字和符號,可釋讀文字「成市素」、「成市飽」、「成市草」、「南鄉□」、「中鄉」、「中鄉□」等,烙印「南鄉」「中鄉」漆器風格與烙印「成市」漆器相同。「成市」是指成都市府,南鄉、中鄉可能指成都某鄉的市府漆器作坊,說明漆器是成都市府管轄的漆器作坊產品。以此為標準器,比對風格相似漆器,一號墓一八四件之一四四件,三號墓三一九件之二七○件相同,皆係成都市府管轄作坊製品。其特點之一,勒名簡單,僅見生產職能「成市草」、「成市飽」成都市府作坊銘記,「素」工名和容量銘記,「軑?家」、「軑」使用者銘記。其二,器形單一、紋飾漆繪。批量生產的耳杯、盤居多,紋飾以紅黑漆繪為主。然而,多數學者認為馬王堆漢墓漆器均來自「成都市府」。但一號、三號漢墓仍有十七•七%漆器風格迥異於成都市府產品,值得探討。
西漢諸侯王國是自西周以來分封制的延續與發展,對於西漢時期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變化影響極大。周振鶴先生認為「漢初諸侯國並非一級政區,而是皇帝與諸侯劃定的勢力範圍,實際上可當成一級政區對待」、「漢初諸侯的特殊地位維持了半個世紀」,直至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初長沙國正好處在這個時期。漢高祖時,吳芮因「大功」受封為第一代長沙王,漢初長沙王到國就王位,長沙丞相、軑侯利蒼未曾前往軑侯國,其家族居住在長沙臨湘,且皆葬於長沙。目前在漢初長沙王室及軑侯家族墓出土了獨具本土化風格的漆器,亦佐證了都城長沙臨湘官府造漆器光彩紛呈。
西漢漆器製作工序繁複,造價昂貴,據《鹽鐵論•散不足》記載,一個漆杯需「百人之力」,一件屏風需要「萬人之功」,每件逾「千錢」,「一文杯得銅杯十」,主要流行於貴族階層。那麼,漢初長沙王室及貴族使用的昂貴漆器部分來自朝廷賞賜,如筆者專文論述的漁陽對鳥紋耳杯,或來自「陛下」所賜漢廷中央工官造,或公主婚前食邑私府參照漢廷粉本造;一部分購置或定制於成都市府,如軑侯家族墓「成市草」、「市府飽」烙印漆器;另一部分產品應來自為漢初王室和貴族服務的長沙臨湘官府製造機構,這部分產品未留下與生產相關的銘文,可採用白雲翔先生「基於風格與分布的考古遺物產地推定法」,推定產自本地。這些產品有頗具本土化風格和個性化定制的「五彩畫」葬具,也有本地特色的標準化生產和統一設計「錐畫」漆器,說明漢初諸侯國官府機構的漆器生產中,產品面貌多樣化,具備批量生產的能力和一定的生產規模。
本土化製作的漆畫葬具—漢初長沙王吳著、王后曹𡢀及漁陽葬具,均使用「梓宮」、「便房」、「外藏槨」和「黃腸題湊」等規制。軑侯家族墓葬也使用了多層彩繪套棺,尤其M1黑地彩繪棺繪一百多個靈禽異獸穿插於流雲中,孫機認為是文獻記載漢代東園秘器的雲紋, 為神獸名,具有辟除邪厲、矯健迅捷的屬性,指出東園秘器與馬王堆和砂子塘漢墓所出漆棺類似。《續漢書•禮儀志》:「東園匠、考工令奏東園秘器,表裡洞赤,虡文畫日、月、鳥、龜、龍、虎、連璧、偃月,牙檜梓宮如故事」,東園秘器是由東園署之屬東園匠製作的葬具,漢代屬天子之制。
文獻記載漢代喪葬用具,原是皇家的器物也可通過詔賜方式讓高級官員獲得使用權。如黃腸題湊原本由皇帝獨享,通過詔賜方式使得許多宗室獲使用權。東園秘器甚至被視為黃腸題湊使用等級的再此下移。吳芮是漢初最忠於劉邦的唯一未被剷除的異姓王,漢初長沙國獨存五世,屢屢建功,受到中央詔賜獲得秘器使用權的可能性是有的。這樣長沙國便可名正言順應地設置負責王室及貴族葬具製作的專職機構,擁有邦國直接管轄的製漆作坊。此類笨重秘器最大可能性產自王國直接管轄的漆作坊,且極具本地特色。
馬王堆一號墓黑地彩繪棺、朱地彩繪棺及砂子塘王室墓彩繪漆棺運用了「五彩畫」裝飾方法。這種獨特裝飾方法是用近似噴槍的用具擠壓漆液或油彩形成凸起線條,再用類似瀝粉堆金的做法用油彩描繪花紋,包括紅、黃、白、金、灰、綠等豐富油彩填充紋飾,更具立體裝飾效果,其遣策稱之「五菜(彩)畫」。

 
  全文請見《大觀》2025年10月號第193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