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青花紅彩海水瑞獸紋高足碗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左);紅綠彩花卉紋帶蓋梅瓶  平武報恩寺博物館藏

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

文∣彭 濤 圖/攝影∣上海博物館


二○一九年五月廿七日,籌劃兩年之久的「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終於揭開了帷幕。本展覽中所謂的十五世紀中期,主要是指明代的正統、景泰、天順時期(1446∼1464)。此三朝歷時廿九年,期間發生了「土木堡之變」和「奪門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造成了帝位的頻繁更迭,明英宗和代宗交替執政,這種非正常的皇權更替,直接導致政局的混亂動盪,進而影響到社會和經濟的方方面面。而此時景德鎮御器廠官窯瓷器的生產情況,雖有少量的文獻記載,但其面貌一直模糊不清,研究工作始終無法深入。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此三朝瓷器均不署紀年款。

長期以來,人們對明代官窯瓷器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書寫在瓷器上的紀年款。在明代官窯瓷器上寫款始於永樂時期(圖一),宣德一朝開始大量出現(圖二),成化時期成為慣例,之後的歷朝歷代均書正規紀年款,並一直延續到清代。而位於宣德和成化這兩個瓷業高峰之間的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卻不見署年款的官窯瓷器。這種情況給後人識別此三朝的官窯瓷器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對其基本特徵的總結和把握顯得十分困難。動盪混亂的時代歷史背景、缺乏明確紀年的傳世品、加之文獻記載的多為停產、減產、禁令等內容,據此,大多數研究者均認為三朝的瓷器生產陷入了低谷,無論是產品數量還是品質都遠遠不及前後的朝代。上個世紀的中後期,中國、美國、日本的學者先後提出了「空白點」、「空白期」、「黑暗期」等相似的概念,並逐漸為學術界所接受,成為共識。明正統、景泰、天順三朝遂被稱為中國陶瓷史上的「空白期」、「黑暗期」。

所幸,歷史的真相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在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一九八八年景德鎮御器廠的考古發掘工作,初步證明了正統∼天順時期所謂的「空白期」,其實並不空白。二○一四年在景德鎮御窯遺址範圍內的珠山北麓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更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出土了一大批三朝的官窯瓷器,品種繁多、品質精美。由此,徹底揭開了長期籠罩在「空白期」瓷器上的神秘面紗,呈現出清晰的景象,為今後的深入研究找到了突破口。

二○一四年的重大考古發現,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重視,並迅速成為關注的焦點。當這批出土瓷器完成了基本的整理、修復工作之後,二○一八年的五月和九月,分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北京故宮)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以下簡稱中大文物館)舉辦了相關的展覽,加之在上海博物館(以下簡稱上博)舉辦的本次展覽,一年之內舉辦三個以「空白期」為主題的展覽,可謂盛況空前,亦可見學術界的重視程度。

 
  全文請見《大觀》108年8月號第119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