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王寅春 石瓢壺 (右)王寅春 綠泥橘瓣壺

民國名家紫砂鑑賞

文∣鄭椀予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紫砂壺的歷史不長,約僅只六百年左右,但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民國初年的宜興紫砂壺生產已形成各種不同的專業分工,在造形上既傳承前人壺式又能自創新意,傳衍而生的品類式樣繁如天星。由於紫砂工藝與陶瓷工藝在造形與製作技法上的殊異,在介紹民國紫砂名家之前,我們先來了解關於紫砂壺的造形分類與其製作技法。

紫砂壺造形的分類

紫砂壺的造形,基本上非圓即方,經過變形、裝飾,即呈現出各式不同的分類。有人將紫砂壺分為幾何形、自然形、筋紋形;砂壺藝師們則將之分別稱以花貨、光貨、筋紋貨、水平貨等各式名稱。依學者潘春芳研究,將紫砂壺的基本形制分為圓器、方器、塑器與筋紋器四大類,以下分別介紹:

圓器
圓器與方器兩類幾何造形可說是砂壺的基本款,但其變化而出的款式之多元,向來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說。無論是球體、柱體,或再加之以圓曲線、抛物線等組成元素的紫砂器,均可歸屬於圓器。圓形紫砂壺的造形需圓渾、平穩、均衡,端正、柔中帶剛。

通常以「打身筒」方式製作圓器。「打身筒」即將長條泥片圈成壺底的圓盤泥,使造形初步成為圓筒形,次使用小木板上下拍打筒狀壺身, 將壺身塑形為圓球狀後,再將把手與壺嘴黏貼於壺身。以「打身筒」方式製作的砂壺,多數會在壺身內部需黏合把手與壺嘴之處的位置留下接合線,鑑別時可作為是否以「打身筒」方式製作的依據。此外,以「打身筒」方式製作的坯體會凹凸不平,因此藝師們會再以牛角篦仔細勻正並加以磨光。這種製坯方式,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陶瓷成形技法。

方器
方器主要運用各種長短直線組成,包括四方、六方、八方或長方造形,均可歸屬於方器。方器的外形直觀為線條明快、工整有力,具陽剛之氣,講求「方中寓曲,曲直相濟」。通常以「鑲身筒」方式製坯。「鑲身筒」則是將泥片鑲接,黏合成壺身。

塑器
此即砂壺藝師們通稱的「花貨」,考古界所稱的「象生器」,這是以模仿自然界生物姿態,再加以變化與誇張的作品,不僅要求形似,更注重其象徵手法的運用。無論是植物界中的樹、花、葉、瓜、果,或是動物界的魚、蛙、蟲、蝶……等之造形、紋樣,均可為紫砂壺所借用,形成紫砂壺塑器如今波瀾壯闊的豐富造形。塑器的成形技法,主要使用捏塑、雕刻、堆疊等方式,組合成壺體的各個部位再予以鑲接,呈現生活中的千奇百態。

 
  全文請見《大觀》2013年3月號第42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