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陝西韓城出土玉握飾(左) 陝西扶風出土玉組配飾(中) 婦好墓玉蠶(右)

採桑織布是女性的職責

文∣陳耘 圖/攝影∣陳耘

古代漢字以「持耒耜從事田間工作」表達「男性」,用「溫婉跪坐」表達「女性」,區分性別的標準顯然不一。男性工作的內容不單是田間生產,女性當然也不可能是閒閒沒事作。然而文字約定俗成的結果如此,也不能苛責漢字區分性別一定得要標準一致。

那麼,古代的女性究竟作些甚麼呢?如果要說出古代女子最基本的工作內容,「織布」大概會是最重要的項目。所謂「男耕女織」,在傳統中國社會中一直是性別分工最簡單的說明。

織布需先紡線,紡輪是紡製線繩必要的工具。先民在生活實踐中,很早就發明了紡輪,考古學者從距今約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一期文化中,發現多個輕重大小不一的紡輪及梭子等紡織工具,可以推測當時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紡織技術。

紡輪製作簡單,質地以石、陶、骨為多,講究的紡輪還以玉質為之。紡輪在新石器時代的墓葬中頻繁出現,具有性別區分的指標性意義。以內蒙古自治區大甸子墓地為例,這個墓葬區的年代約距今三千五百年,是夏家店下層文化的晚期。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發掘報告,在這個墓地中,斧鉞等工具只發現於男性墓葬中,紡輪只發現於女性墓葬中,發現斧鉞的墓葬中常出現其他隨葬品如骨簇、骨匕等,出現紡輪的墓葬常隨葬有首飾,在這個墓地中,象徵男女社會分工的遺物,似乎十分明確。研究者指出,紡輪的使用者年齡集中在十五至五十五歲之間,占了八十二%;這些數據說明在大甸子墓地中,紡輪是生活工具的一種,紡線是當時女性從事時間跨度較長的活動。

 
  全文請見《大觀》2009年12月號第3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