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玉璧 / 春秋 玉斂葬飾件 / 戰國 玉龍形佩 

吳越楚三地玉器特點研究

文∣王 振 圖/攝影∣王 振


西周初,太伯、仲雍奔吳,至十九世壽夢立,習用兵乘車,吳始益大,稱王。再經諸樊、餘祭、餘眜、僚幾代吳王苦心經營,吳國漸成春秋重要方國。及於闔閭,吳重築都城,是為蘇州城之源。

吳楚之爭自壽夢始,互有征伐,吳越結怨也因吳楚相爭而起之。直至公元前四七三年,勾踐臥薪嘗膽後捲土重來,復圍姑蘇山,夫差自剄,吳國遂亡。越滅吳後,雖會齊、宋、晉、魯等諸侯於徐州,然不能正江、淮北。楚漸東侵,廣地至泗上。公元前三三三年,楚威王興兵東伐,殺越王無疆,越國覆亡。又歷百年,楚益衰,公元前二二三年,秦將王翦、蒙武破楚,虜楚王負芻。吳、越、楚的大邦之夢,終歸於秦。

千年已逝,滄海桑田。大邦之夢雖遠去,故國舊物可重歸。近三百餘件玉器和原始瓷精品彙聚於蘇州博物館,以饗觀眾,是展於六月十八日展覽開幕,共分「禮尚往來」、「樂享天籟」、「工藝融合」、「瑞玉為信」、「美玉為禮」、「巧玉為飾」、「工玉為器」等八部分。其中尤以吳越楚三地玉器精品最具特色。

東周時期商業、交通發達,各國交往頻繁,朝聘、盟會、婚姻、納貢、賞賜、餽贈、俘獲等,屢見於史料。當時美玉已成為市集上待價而沽的商品,如《論語•子罕》載:「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以美玉待價而沽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在這種活躍的歷史人文環境中,三國玉器散布於中原地區,反之,中原等地玉器也常出現於吳越楚三地。另外吳越楚三地玉器相互交流的現象也早已存在,但玉器紋飾、雕工、形制還是各具特點,對識別玉器國別族屬提供了可資參考鑑別的例子。

吳楚兩地玉器的顯著特點是紋飾和裝飾手法十分別緻,如共同的特點有玉器輪廓邊緣等加刻綯索紋、空白空間填飾網紋。最早出現於春秋中晚期河南淅川下寺楚國墓葬,但在春秋晚期江蘇蘇州通安嚴山窖藏、江蘇蘇州滸墅關真山吳國大墓,戰國時期湖北荊州熊家塚墓葬也多有發現。

 
  全文請見《大觀》108年7月號第118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