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這是個被孔子稱為天下無道、禮崩樂壞的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斷,天下烽煙四起。春秋中期以來,晉楚爭霸激烈,晉國採用聯吳制楚的策略,楚國隨後則扶植與吳國相臨的越國來抗吳。以於越部族為基礎的越國,作為大國政治戰略中的一枚棋子,在春秋中晚期抓住這一歷史時機,引進人才,開始向中原先進諸侯國學習,悄然崛起於東南,踏上富國強兵的振興之路。吳越楚三個南方諸侯國地域相鄰,戰國前期,越滅吳,後楚又滅越,越人在越國滅亡後逐步向南遷徙,經秦滅楚,漢滅秦,西漢時在今溫嶺市大溪建立東甌國,在福建武夷山建立閩越國,在廣東廣州建立南越國,延續著不少越人風習,直至東漢,越文化逐步被漢文化同化融合,融入中華文化的大系統。歷史不斷延續,越王爭霸所經歷的屈辱和輝煌不僅成為一個時代記憶,更為這座城市書寫了一段不可遺忘的歷史,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本文以越文化為主線,通過對吳越楚三國文物的展示,述說春秋戰國時期,南方地區各諸侯國相互征伐的歷史故事。
百越,文獻上亦作百粵或粵,是漢代以後對先秦時期生活在我國南方越人各族的總稱。先秦百越族人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游以南沿海及五嶺以南地區,支系繁多,主要的支系有分布於太湖及錢塘江流域之句吳、分布於以紹興為中心的寧紹平原及相鄰的杭嘉湖一帶之於越、分布於皖南和寧鎮地區之干越,分布於漢水至鄱陽湖一代之揚越等。秦漢之後族群和名稱發生了變化,又出現了福建和臺灣地區的閩越,浙南閩北地區的東越,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的嶺南地區之南越,廣西西南和越南北部的駱越,廣西東北部和湖南西南部的西甌等等。後期百越人不斷沿著海路外移,山東、遼東、朝鮮半島乃至日本,南部閩、臺、海南及東南亞,到處播散著越文化的印跡。如今中國南方的壯侗苗等少數民族及東南亞一些民族,都與古代越族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史籍最早記錄越人活動的是今本《竹書紀年》,書中記載在周成王廿四年(公元前11世紀末)有「於越來賓」。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管仲是最早提及越這個地區的人,他描述道:「越之水,濁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幾句話,把當時越地的自然環境和中原人眼中越人的低劣和盤托出。我們宛如看到了公元前七世紀的一幅圖畫:在一片潮汐出沒、沮洳泥濘的沼澤地上,一批斷髮紋身、又髒又羸的蠻子,在那裡掙扎生活。
于越,也稱於越、大越、內越,是世居在江蘇、浙江一帶的土著,也是百越部族中最古老、最發達的一支,活動範圍在今浙江的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和金衢丘陵地帶。先秦時期,長江下游地區水網縱橫,林莽叢生,加之亞熱帶的炎熱氣候,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導致於越先民「陸事寡而水事眾」,依水而居的人們過著以漁獵為主的經濟生活,形成了與中原人相異的生活習性,其主要特徵為斷髮紋身、習水便舟、飯稻羹魚、鳥龍(蛇)崇拜,同時流行著與華夏語系不同的地域語言和文字,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越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