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是以漆液髹塗於木質或其它材質的製成之器胎的表面,待漆液乾固後,堅牢、耐酸鹼、防腐蝕,而且具有美麗的光澤,也可以作各種花紋裝飾,增強器物的美感。
漆器工藝萌芽於新石器時代,當時主要為素色漆,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一件木胎髹塗朱紅色漆的碗,是迄今所見最早的漆器。目前發現的商周時期的漆藝,多應用於車馬器等其他器具上,既美觀,又起到防腐耐用的作用。
戰國秦漢時期,漆器工藝發展的應用範圍包括各種日常生活用具。盛行彩繪漆、黑地朱繪或朱地黑繪,圖案題材表現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各種生活面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漢代發明了夾紵胎,漆器造型輕巧精美。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佛教的傳入和佛教造像的興盛,出現了夾紵胎漆造像。
唐代中國與日本交往密切,在日本奈良正倉院保存了一些在中國已失傳的唐代珍貴藝術品。宋元時期雕漆工藝較為發達,出現了張成、楊茂等雕漆名家。
明清時期是中國漆器製造的高峰時期,明朝初年設立了皇家專用的漆器作坊─果園廠,徵召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工匠前去服務。清朝則在內務府造辦處設漆作,專為皇室服務,工匠來自全國各地,產品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成就。除了人才因素,宮廷作坊還有資金與物質的保障,所以御製漆器的成就遠高於民間漆藝,民間漆器作品很難與御製漆器相提並論。
明清漆器工藝在繼承宋元工藝的基礎上繼續發展,不斷發揚光大,更有所創新,呈現出色彩斑斕、千文萬華的局面,進入製漆工藝的全盛階段。漆器品種繁多,其中雕漆工藝獨占鰲頭,還有一色漆、罩漆、描漆、堆漆、填漆、螺鈿、雕填、款彩、百寶嵌等漆器工藝,各領風騷。明清時期的漆器不僅是宮廷的御用品,在民間也有廣泛應用,成為雅俗共賞的珍貴工藝品。遼寧省博物館收藏有三○○件左右的傳世漆器,絕大多數為明清時期製品,其中以雕漆和螺鈿數量最多,品質最好。在此選擇部分佳品與讀者共饗。
雕漆是漆器的製作工藝之一,是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的瑰寶和精華,與景泰藍、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譽為京城工藝「四大名旦」,再加上宮毯、京繡、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則合稱「燕京八絕」。雕漆─即在漆層上雕刻花紋圖案,是以大漆為原料,在胎體上一層層塗堆到適當厚度,再進行加工雕刻的藝術品。雕漆是用天然漆料,經過畫圖、製漆、髹漆、雕刻和打磨等百餘道工序手工完成。其製法是先在器胎上髹塗一定厚度的漆料,一般需塗八、九十層,多者達一、二百層;然後趁漆層尚未乾透時雕刻花紋圖案,再晾乾、磨光。雕漆工藝大約始於唐代,宋元時已頗具規模,明清兩代達到頂峰。因所髹漆色不同,可分為剔紅、剔犀、剔黃、剔黑、剔綠、剔彩等數種,其中以剔紅數量最多。
剔紅,即雕紅漆,是雕漆最主要的品種,故又稱作雕漆。其製法是先在器胎上髹紅色漆,當漆層達到理想的厚度時,再在漆面上雕刻設計的圖案。明早期秉承元代風格,漆層渾厚,刀法圓熟,藏鋒清楚,隱起光潤,大朵肥厚的花朵富麗豪放。明中期風格向纖巧細膩轉化,刀法出現隱現鋒稜,不再那麼圓滑光潤,花卉也由大朵為主轉向小朵折枝花為多。明代晚期,形成繁縟細膩、工巧華麗的新風格,紋飾繁縟,刀法犀利,不善藏鋒,鋒稜畢露。清代早期,漆器生產相對萎縮,直到乾隆時期才大規模恢復和發展。乾隆時期,融合明代各期的不同特點,並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更加追求精細纖巧,刀法清楚有力,形成了兼具明早期渾樸圓潤與明晚期纖巧細膩的剔紅漆器。嘉慶以後,宮廷漆器生產重新歸於沉寂,雕漆工藝日趨衰落,被逐漸發展的民間漆器所取代。
明永樂〈剔紅荷塘雙鴛盤〉,器身為圓形,盤心及內外盤壁均髹紅色漆,漆層較厚,滿雕花紋。盤心雕刻長滿荷花的荷塘,盛開的荷花與茂盛的荷葉互相交壓,其上有一對展翅的鴛鴦,一隻引頸上望,另一隻向下俯衝,互相呼應。外壁雕刻荷花與荷葉相間連續分布。外底髹黑漆,靠左側邊緣有針刻「大明永樂年製」豎排單行款。漆層渾厚,刀法圓熟,為明代永樂時期剔紅漆器的精品。
明早期〈剔紅牡丹小盒〉為扁圓形盒,盒蓋與盒身以子母口相合。外髹朱漆,漆層肥厚。盒蓋中央雕一朵大牡丹花,周圍滿雕花蕾及花葉,花枝上下交互疊壓,立體感極強。外底及盒身所雕花紋盒蓋相同。漆層渾厚,刀法圓熟,隱起藏鋒,大朵牡丹花幾乎滿屏,為明代早期特徵,盒內髹黑漆。
明中期〈剔紅鳥棲荔枝小盒〉,盒為圓形,身與蓋以子母口相合。外髹朱漆,滿雕荔枝花紋,荔枝果實豐滿,樹上棲雙鳥,下雕錦紋地,盒身與盒蓋所雕紋飾相同。雖然漆層仍較厚,但雕刻刀法隱現鋒稜,紋飾布局也呈現分散現象,為明中期風格。內裡髹黑漆,因「荔」與「利」同音,用以寓意大吉大利,是明清時期流行的吉祥圖案。
明中晚期〈剔紅人物小盒〉,這件小盒為圓形,直壁,平底,圈足,器身較矮,蓋與身以子母口相合。外髹朱漆雕花,蓋雕米字錦紋地上壓人物紋,主紋雕一位身著官服者乘魚龍渡水,下有浪花,上有雲朵。盒蓋與盒身的立壁均雕一周方雷紋。雖然為人物故事內容的圖案,但構圖呆板,雕工粗放,為明代中期偏晚的作品,內裡及外底髹黑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