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起)吳經墓紫砂提梁壺 「遠」款印栗子水洗

明清名家紫砂鑑賞

文∣鄭椀予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香港藝術館

紫砂器是一種無釉細陶器,介於陶與瓷之間,其特點是結構緻密,強度較大,顆粒細小,斷口為貝殼狀或石狀,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製作紫砂器的材料為紫砂礦土,由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基本原料構成,統稱紫砂泥,在攝氏一二○○度高溫下燒成,燒成後呈赤褐、紫紅或紫黑色。而江蘇宜興丁蜀
黃龍山附近蘊藏豐富的甲泥,它是一種含鐵量高達百分之九,可塑性強,收縮率小的團粒結構陶土,燒成後容易形成雙重氣孔,使紫砂器的透氣性良好,泡茶時容易吸收茶葉的清香,
而使宜興紫砂茶壺素負盛名。

據考古資料,宜興已發現上至漢代,下至清代的製陶窯址。一九七六年發掘的羊角山古窯遺址,是宜興迄今發現唯一一座紫砂窯場,其位於丁蜀鎮蠡墅村南北,與盛產甲泥的黃龍山相接。其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的說法則有元代與明代早期兩種。

關於紫砂壺的古代文獻資料,最早見於北宋梅堯臣(1002∼1060)《宛陵集》中的詩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這意味著在十一世紀北宋以前,宜興已有紫砂陶器的製作了,同時既稱「新品」,則紫砂器在文人間流傳的時間應不太久,真正為文人所鍾愛,應晚至十六世紀以後,這與明中期後士大夫階層十分講究飲茶的風尚有關。

除了文學作品與零星散見的明清筆記、小說之外,研究紫砂的古代文獻,主要是明人周高起(1596∼1654)成於崇禎年間的《陽羡茗壺系》,與清人吳騫(1733∼1813)作於乾隆五十一年的《陽羡名陶錄》。在《陽羡茗壺系》中說:「……茶至明代,不復碾屑。和香藥製團餅,此已遠過古人,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陽羡即宜興古名,此文顯示由於飲茶習慣的改變,使明人對於茶具材質的要求也產生變化,造成宜興陶壺的崛起。

而文獻中屢屢稱許的「(紫砂)創於供春,倡於大彬,盛於
鳴遠,續於曼生」,使得這些紫砂名家也成為後人收藏紫砂壺
時的首選。究竟關於其人其事與所製之壺有何魅力?下文將略
述一、二。

供春•明中期

供春(約1506∼1566),為明代正德年間宜興人。吳騫《陽羡名陶錄》中說:「供春,學憲吳頤山家僮也,頤山讀書金沙寺中,春給使之暇,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坯……世以其系龔姓,亦書為龔春。」供春原為吳頤山的家僮,以從金沙寺僧處所學到的卓越壺藝而名滿天下,時人稱為「陶壺鼻祖」。只是稱他為「鼻祖」,不如說是供春將紫砂陶壺由一般粗糙的手工製品推向工藝美術層次更來得貼切。

 
  全文請見《大觀》2013年2月號第41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