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窯是長江中游地區著名的古代窯口,在唐人陸羽的《茶經》中被列為青瓷名窯,窯址在今以湖南湘陰為中心的湘江兩岸,此地唐時屬岳州,故名,又稱湘陰窯。此窯燒造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東漢,六朝時期持續發展,隋唐時期是岳州窯青瓷燒造的鼎盛期,產品種類豐富,青瓷品質佳,宋以後衰落。
岳州窯興起於東漢,一九八八年湘陰青竹寺窯址出土了刻有「漢安二年」(143)的青瓷片,表明其東漢時已燒製出青瓷,為湖南地區最早的青瓷生產基地。東漢至三國時期的窯場主要集中分布於兩個地區,其一是今湘陰縣城南的洋沙湖地區,歷年的考古調查表明,在洋沙湖的周圍分布著吳家渡窯址、于家嘴窯址、青竹寺窯址等,其中以青竹寺窯址保存最好。另一個分布區是湘陰縣的鐵角嘴鎮和樟樹鎮一帶,分布有白梅窯址、窯頭山窯址、趙公氹窯址等。另外,二○一六年長沙窯石渚湖考古發掘中發現東漢時期的瓷器坑,在不遠的石門磯一帶也曾發現有東漢至三國時期的製瓷遺跡。二○一七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青竹寺窯和白梅窯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三條東漢至三國時期岳州窯的窯爐,窯爐形態均為長斜坡龍窯,揭示了青竹寺窯、白梅窯不同時期的產品特徵。
在青竹寺窯和白梅窯的東漢至三國時期堆積中,均發現了數量較多的口沿刮釉的器物,四繫罐、平底碗或盞最為普遍,這是目前所見瓷器上最早的「芒口」作法。瓷器口沿刮釉的作法,以往最早發現於西晉時期的洪州窯,是為了適應「對口扣燒」法需要所作的處理,主要用於盞等小型器皿。而青竹寺窯的大多數器物口沿刮釉,施釉不及底,多數是疊置仰燒,也有可能採用對口套燒的方法,這種方法在白梅窯巷子口窯區的晚期階段大量使用。對口套燒是為了增加裝燒量,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對口套燒的器物內部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避免窯灰對器物內壁、內底釉面的污染,提高了青瓷的美觀度。
東漢至西晉,岳州窯的製品主要有碗、盤、罐、盆等,多在器物的肩部、腹部飾方格紋、弦紋、水波紋等,與越窯瓷器有不少相似之處,然在品質上遠遜於同期的越窯產品。同時也有部分頗具特色的產品,如撫琴俑、對書俑等,人物面部、頭冠與手部動作,雕刻細膩傳神,不失為早期青瓷俑類的優秀作品。
東晉南朝時期,岳州窯迅速發展,明顯受到越窯製瓷技術的影響。在岳州窯東晉南朝窯址出土的齒口盂形間隔具,齒口朝上支於器物的外底,這種窯具及使用方法與受越窯影響的東晉台州窯相同。越窯在三國西晉時期達到鼎盛,然而東晉時期的戰亂,對江南經濟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製瓷業進入了低谷,其中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的是孫恩起義。孫恩,琅邪(今山東臨沂)人,因其叔父被東晉政府殺害而流亡海島,並聚眾伺機起義。當時,會稽、吳興、吳、臨海、永嘉、東陽、新安等八郡階級矛盾尖銳,響應者眾多。隆安三年(399),孫恩率起義軍登陸,攻克會稽,後遭到東晉軍隊反擊,被迫撤回海島。次年再次登陸,攻克餘姚、上虞等地,在山陰大敗東晉軍隊。隆安五年(401),第三次登陸,欲取京都建康而不能,攻克廣陵後,由於戰事失利而南撤入海。元興元年(402),第四次登陸,進攻臨海,起義軍敗北,孫恩投水自盡。從隆安三年到元興元年的這四年間,越窯的中心產地—寧紹地區以及台州窯窯場所分布的臨海,一直處於戰亂之中。孫恩戰敗自盡後不久,蘇浙地區發生了大規模饑荒,「人相食,浙、江東餓死流亡十六七,吳郡、吳興戶口減半,又流奔而西者萬計」,在這樣的形勢下,上虞、臨海等地的窯工不得不進行遠距離的遷徙。岳州窯在東晉之前的窯業發展緩慢而落後,東晉南朝時期突然發展迅速,胎、釉質量都很好,而且從產品風格到窯具、裝燒工藝等,都與浙江的東晉窯口極其相似,這正是越窯製瓷技術遠距離直接傳播的真實反映。
這一時期流行印花裝飾,印花洗、印花盤、高足盤別具特色。出現了褐色點彩的裝飾手法,由於江南佛教的發展,蓮花紋裝飾也較盛行。岳州窯遺址中曾出土一件南朝晚期的「太官」款青瓷碗殘片,款位於內底正中,係戳印的陽文,字體工整,這表明「太官」款瓷器是太官署訂燒的宮廷用瓷,也是該窯生產的精品。在湘陰鐵角嘴至窯頭山一帶的窯址調查中,還發現一件印有「官」字款的青瓷杯,表明岳州窯在南朝曾燒製部分宮廷用瓷。
隋代燒製的器物主要有碗、盤、缽、高足盤、罐、瓶、燈、硯等。胎較厚重,胎色有灰白與青灰等多種,釉色以青為主,有青綠、青灰、青黃等,還有黃釉、褐釉、赭釉等,器物均施半釉,釉層較薄,釉面多開片,有垂釉現象。其中的青綠釉積釉處色澤清亮。印花裝飾依然流行。常見的印花有朵花紋、草葉紋和幾何紋,這些紋樣一般是用印模壓印而成。朵花紋,中央為圓圈形花蕊,花蕊的周圍排列著花瓣,花瓣的數量有四至八瓣不等。草葉紋,通常由四至八片葉子組成,有的單獨組成圖案,有的則與朵花紋組合在一起或穿插分布。幾何紋,呈寶塔形,中腰掛兩枝朵花,這種印紋多與朵花穿插而裝飾於青瓷上。除此之外,亦常見劃花蓮瓣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