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初年,慕容鮮卑的首領莫護跋率部向東南遷徙,到達沿海之濱的遼西郡。公元二三八年,莫護跋隨司馬懿討伐公孫淵有功,並封為率義王,定居大棘城(今遼寧北票三官營子)。此後,慕容鮮卑不斷發展壯大,東晉咸康三年(337),慕容皝建立燕國政權,建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史稱「前燕」。前燕極盛時期占據北至遼東、南至黃河以南、東至山東、西有河北、河南等大片土地,與東晉、前秦鼎足而三。前燕雖後為前秦所滅,但慕容鮮卑又相繼建立了後燕、西燕和南燕。漢人馮跋又在後燕的基礎上建立北燕。前燕、後燕、北燕均曾建都於龍城(今遼寧朝陽),因此,朝陽有「三燕故都」之稱,而所謂的「三燕文化」就是指這一時期以慕容鮮卑遺存為主體的考古學文化。在「三燕文化」遺存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那搖曳生姿、光彩奪目的金器了。
慕容鮮卑喜愛佩戴金器,金器構成了其遺物中具有特色的組成部分,金
器種類繁多,數量豐富,其中以金步搖最為引人注目。《晉書》卷一○八〈慕容廆載記〉提到,慕容鮮卑由莫護跋率領進入遼西後,喜戴一種叫做「步搖」的裝飾。莫護跋起初並不姓慕容,而是由步搖音訛而來。在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燕錄》(《太平御覽》卷一二一引)「曾祖莫護跋,於魏初率其諸部人居遼西,從司馬宣王(司馬懿)討公孫淵,療亭義王,始建國於大棘城之北。見燕代少年多冠步搖冠,意甚好之,遂斂髮襲冠,諸部因呼之『步搖』,其後音訛,遂為『慕容』焉。……父涉歸,以全柳城勲進拜單于,遷邑遼東,於是漸變胡風,自云:『慕二儀之德,繼三光之容』,遂以慕容為姓」。這段文獻清楚地記載了慕容部得名和定名的經過。
「步搖」是中國古代婦女使用的一種髮飾,起源甚早。「步搖」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楚國宋玉的《諷賦》,宋玉出行,路投一處人家,「主人之女,翳承日之華,披翠雲之裘,更被白縠之單衫,垂珠步搖,來排臣戶」。漢劉熙《釋名• 釋首飾》: 「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東漢時期貴族婦女首飾的「步搖」加入了金質製品的成分,皇后「謁廟服」與行親蠶禮時的服飾,其首飾為「假結, 步搖, 簪珥」、「步搖以黃金為山題, 貫白珠為桂枝
相繆」,又「長公主見會衣服,加步搖」,而「自二千石夫人以上
至皇后, 皆以蠶衣為朝服」。可知「蠶衣」是東漢時高級貴族婦女
高規格的、最隆重的禮服,而又只有皇后「謁廟服」、「蠶衣」與長公主「見會衣服」才戴步搖。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帛畫所繪墓主人,頭上插一枝花樹一般的飾物,似即步搖之屬。出現在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唐摹本,今藏大英博物館)和〈列女仁智圖〉(宋摹本,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的步搖,樣式也十分相似
。
到目前為止,中國境內發現金步搖飾品主要分布於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部、河南安陽、山東臨沂、江蘇南京地區。其中亦以北方的慕容鮮卑的步搖飾品最為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