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河北中西部有個僅次於戰國七雄的千乘之國─中山國,它是由北方遊牧民族鮮虞族所建立。始建於春秋,後為趙國所滅,歷經約三百六十多年。由於歷史文獻的闕佚,學者們始終無法勾勒出中山國的全貌,甚至無法肯定它是否存在。直到一九七四年後,位於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的靈壽城遺址陸續開挖,大批文物從國王陵墓、陪葬墓、車馬坑、城牆遺址、手工業作坊中被發現,因而將這神秘的王國揭露於世人面前。
中山國之史
關於中山國的起源,一般認為是由白狄所建,初稱鮮虞,後改國名為中山。狄族鮮虞部落為姬姓白狄,最早活動於陝北、晉西一帶,後來轉至太行山區。白狄的來歷,有一說是周文王後裔畢萬公的子孫,也有一說是自周文王分封給弟弟虢仲的西虢國而來。當時,白狄的勢力不容小覷,數次入侵中原,在西元前六世紀左右,建立了部落聯盟。從早期出土的墓葬來看,無論是在葬式或隨葬文物上,皆帶有濃厚北方游牧民族的特點。戰國時期,中山國從游牧部落的政治形式,逐步走向「國」的樣貌。《戰國策》曾云:「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而中山國正是五個千乘之國的其中之一,與燕、趙兩大國環伺比鄰。根據零星的文獻記載,加上國王墓中出土的〈夔龍紋銅方壺〉(圖一)上的銘文可知,戰國時期的中山國繼承世系,依序分別為文公、武公、桓公、成公、王、王、王尚。文公以前,政治局勢並不穩定,據《說苑・辯物》記載:「其國數散,其君幼弱,其諸卿貨,其大夫比黨以求祿爵,其百官肆斷而無告,其政令不竟而數化,其士巧貪而有怨,此其妖也。」敘此國君弱臣僭,官僚結黨營私、貪汙腐敗。晉國趁此時機消滅中山,導致其一度亡國,後在文公復興下得以重建。
武公繼位,遷都於顧(今河北定州),仿照中原諸國建立禮儀、軍事、政治等制度,惜武公不久薨逝,魏國魏文侯趁繼位的桓公年幼,於西元前四○九年派兵征伐中山,僅數年便將中山收作魏國的附屬小國,並將自身太子作為中山國君,派魏國官員協助統治。正是此時,中山國內部的文化特徵急遽變化,考古學者發現其大幅吸收了中原文化的因子,將之與魏國固有的文化相融合,產生「華夏化」的現象。雖說如此,但中山王室並未絕祀,遺留的勢力轉至太行山區休養生息,桓公經廿多年的努力再度復國,並遷都靈壽(今河北平山縣三汲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