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唐 越窯青瓷蟠龍罌 (中)北宋 耀州窯青瓷薰爐 (右)清 景德鎮窯粉青釉三聯葫蘆瓶

青瓷風韻(下)

文∣李 剛 圖/攝影∣李 剛

越瓷的全盛期
唐代的藩鎮割據,為中國統一的政局埋下了禍根。當唐朝最後一位皇帝走下政治舞臺時,中國便又一次進入版圖分裂的時期,這一時期史稱五代十國。偏安於東南一隅的吳越國統治者,為了維持其割據政權,一方面對中原皇室極盡忠順,另一方面努力發展經濟以增強國力,越窯製瓷業因此進入全盛期而成為吳越國的重要經濟門類。五代越窯的窯場成倍增加,以浙江慈溪上林湖最為密集,其次是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區,同時,餘姚、紹興、蕭山、諸暨、鄞縣、鎮海、奉化等地也都建立了燒製青瓷的窯場。由於越窯青瓷具有優美的造型和宛如碧玉的釉色,所以從晚唐開始就已扮演宮廷用瓷的角色。當時向朝廷進獻瓷器的形式為土貢,《新唐書》對此作了記載,慈溪上林湖附近出土的唐光啟三年(887)墓誌罐上「貢窯」的銘文,進一步證實了這一客觀事實。

五代時,吳越國統治者為了保住一隅江山,便頻繁地向中原皇室進貢財寶土產,越窯青瓷也隨之由土貢變為特貢,進貢的數量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北宋立國後,吳越國統治者感到割據政權已岌岌可危,「始傾其國以事貢獻」。據記載,僅在北宋立國至吳越國滅亡的短短的十八年間,吳越國就向北宋朝廷進貢了十四多萬件瓷器。五代越窯青瓷生產高度繁榮,除了進貢的因素,另一種重要的推動力就是外銷。越窯青瓷在唐代就已成批運銷海外,五代輸往海外各地的越窯青瓷的數量比唐代大為增加,特別是到了吳越國最後一位國王錢弘俶執政時,越窯青瓷的外銷更是盛況空前。與越窯相比,其他各窯的青瓷生產則要遜色得多。南方的洪州窯等青瓷窯口在唐代已顯頹勢,到五代便銷聲匿跡了。當唐代北方盛行白瓷時,耀州窯正處於形成階段,它在生產技術上博採眾長,產品種類多而無所側重,有白瓷、黑瓷、青瓷、茶葉末釉瓷、花釉瓷、素地黑彩瓷、白釉黑彩瓷、青釉白彩瓷、黑釉剔花填白彩瓷、三彩釉陶等。其中,青瓷的釉色有青灰色和黃色二種,釉層較薄,玻璃質感強,少量的青瓷有印花、刻花和劃花裝飾,品質較低劣。

 
  全文請見《大觀》2016年11月號第8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