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床榻發展
中國早期的居家生活是以席地為主,最主要的坐臥用具為席、床、榻。席是最早的坐臥用具,是以植物纖維(竹子、草)等編織而成。床是繼席之後出現的主要臥具,兼可坐息。《說文解字・木部》云:「床,安身之坐者」,漢劉熙《釋名・釋床帳》亦稱:「人所坐、臥曰床。床,裝也,所以自裝載也。」而由《詩經》、《易經》、《周禮》等先秦著論中不少有關於床的辭彙,可知床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期「床」的寫法,則可看出著重於其側立的形象。由漢代所留下的圖像資料,可以發現此時期的床可分作三種類:有屏大床、有屏坐榻及無屏床榻。
戰國時期,由於社會環境的改變,席已不能滿足上層貴族追求享受的需要。席的材質和使用方式局限了它的發展, 無論如何精細, 都無法襯托出使用者的身分高貴。另一方面,几、案逐漸往高、寬的形式發展,與低矮的席面並不相襯。而床又是多用於睡眠休息,且形體較大,不易移動。因此另一種新型家具──榻便出現了。嚴格意義上的榻,指較床矮狹且主要不是供睡臥所用。《說文解字》中云:「榻,床也」,《釋名・釋床帳》則言:「長狹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明確指出較床低矮者為榻。服虔《通俗文》中明確定義出床、榻的尺寸不同:「床三尺五曰榻,板獨坐曰枰,八尺曰床」。此處又多了一種被稱為「枰」的家具。《大唐眾經音義》中直指:「枰,榻也,謂獨坐板床也。」因為枰上只能坐一個人,因此又被稱為「獨坐」。枰的使用者多是主人、長者或尊者,由此可看出枰的地位較床、榻為高。
在明代時,榻已非一般家庭所能用,而是仿古式的高檔家具。文震亨《長物志》中對於榻的形式有詳細描述:「榻坐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三寸,長七尺有奇,橫一尺五寸;周設木格,中實湘竹,下座不虛,三面靠背,後背與兩傍等,此榻之定式也」、「古人製几榻雖長智廣狹不齊,置之齋室必古雅可愛;又坐臥依憑無不便適。燕衎之暇以之展經史、閱書畫、陳鼎彝、羅肴核、施而簟,何施不可?」前句針對榻的形制,後句則說明其功能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