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標記」幾乎是無所不在,一個簡單的圖形,不需要文字說明,也不需要標注讀音,人人一看就懂,而且還往往不分國界。有些標記,有固定對應的語言,例如,到外地旅行,走出火車站,先找「i」
(information)的標記去詢問;開車進城時,最麻煩的是找「P」(parking place);當你很餓的時候,遠遠看到「M」,那簡直是最美麗的字母……
也有很多標記是沒有固定語言對應的,例如看到五個圓圈串在一起,它代表的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大家最熟悉的大概是交通號誌了,如 是「當心兒童」; 是「注意落石」。如果我們稍稍留心周遭,一定會發現身邊有各式各樣的記號。留心這些標記,可以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樂趣。我就是個愛看「標誌」的人,出門走走,到處旅行,隨時隨地都可看到好玩的標記。
就舉一個最尋常不過的例子吧,我們叫「洗手間」、大陸叫「衛生間」、日本叫「お手洗い」或「トイレ」、洋人叫「休息室」(restroom)的地方,在公共場所總有個標誌:一男一女並列,不必多話,一目了然。到了需要分男女「洗手」的時候,通常也是標個穿褲裝的男人和裙裝的女人,作為區別。這雖然明白,但沒甚麼創意。台灣最北端的鼻頭角風景區洗手間(可能也是台灣本島最北的洗手間),男女區分標誌是「煙斗」和「高跟鞋」,創意雖夠,但是在這個「中性化」運動的時代,「煙斗」和「高跟鞋」可不是最絕對的標準喔。再看看台灣東部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洗手間裡的標誌,把原住民的特徵加入記號中,男人打獵,女人有美麗的頭飾,頗具美感,值得嘉許。而太魯閣公園部落灣山月邨的男女洗手間標記,除了呈現原住民「黥面」特色,還創意十足,勁爆無比,明確表達,絕不含糊!遊客到此,多半停步觀賞,品頭論足,這兒成了最受歡迎的景點。
文字也是一種「標記」,它與一般標記同樣,都有固定的「形」和「義」,但是,文字除了「形」、「義」,還有特定的「音」,這是一般「記號」不必然具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