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記載在娑婆世界之極上處,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一眾香國,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那裡的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明清時期,這個傳說中的佛國被認為就在雲南的大理地區。明李元陽《嘉靖大理府志》記載「蒼洱之間,妙香城也」,清陳鼎《滇黔紀遊》稱「大理府為天竺之妙香國」,文獻所稱之妙香國,暗指唐宋時期以大理地區為核心的南詔大理國。
初唐時期,在雲南大理地區出現了以六詔為代表的地方部族。所謂「詔」,意即「王」,其中最南面的蒙舍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最終於公元七三八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鼎盛時期的南詔(圖一),東南到達越南,西北連接西藏,南面和泰國接界,西南和緬甸曼德勒接界,北抵大渡河,東北抵黔、巫。公元九○三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動政變,南詔滅亡。公元九三八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國。大理國幾乎全盤繼承南詔確立的疆域、政治、經濟和軍事制度。一二五三年,蒙古滅大理國。南詔大理國在歷史上存在五百多年,時間跨度約同中原的唐、宋時期,這一時期雲南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並隨著佛教的傳入和興盛,成為了一個以佛教立國,全民信佛的少數地方民族政權。
一般人對於南詔大理國的印象來自金庸《天龍八部》和《射雕英雄傳》等武俠小說,其中大理國段氏的故事與神功名傳海內外。事實上,由於偏居一偶,且不善修史,我們對南詔大理國歷史面貌的認識極其有限。學術界一般從三個方面研究入手:一是透過以外界視角記錄的《唐書》、《宋會要》、《宋史》等中原正史中的隻言片語,佐以少數「他者」紀錄,如唐梁建方《西洱河風土記》、樊綽《蠻書》;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周去非《嶺外代答》;元郭松年《大理行記》、李京《雲南志略》等管窺點滴;二是透過當地流傳後世的各種傳說如《白古通記》、《南詔野史》、《三迤隨筆》、《紀古滇說原集》等口述史文獻小心求證;三是透過南詔大理國遺留下的文物研究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