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朱纓 劉阮入天臺香筒 故宮典藏
 
「星槎」的故事
文∣嵇若昕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人類的工藝美術中,雕刻工藝可說是最早的品類之一,從考古發掘與文獻資料中可知,先民在原始社會已知運用大自然中的玉、石、竹、木、牙、角、骨等材料,製作出實用性或裝飾性器用。由於竹、木質的器物容易腐朽,史前遺址中不易發現這類完整的器用。雖然近來學界對於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是否可早至距今七千年前還有疑問,但是無論如何仍可上溯至距今五、六千年;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已曾出土大量木質器用,此遺址中還曾出土的鳥紋牙骨器,被認為與信仰有關。至於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遺址(距今約五千年)出土的一件象牙雕刻品,在墓內置於人骨的左手上,器表凹凸兩面滿刻精細神獸面紋,考古學者認為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是一種禮器,是等級的反映。

《周禮•太宰》:「以九職任萬民……五曰百工飭化八材。」鄭玄(127∼200)注云:「八材,珠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木曰刻,金曰鏤,革曰剝,羽曰析。」「象」指象牙,磋象即雕刻象牙,由此可知先秦時期象牙或木質的雕刻工藝與琢玉、鏤金等都是一種專業化的技藝,今日往往將在金、玉、石、竹、木、牙、骨、角等質材製作而成的器物上刻畫花紋圖像,或製成立體造像者,為雕刻,不再仔細分辨之。

明代中期(十六世紀中葉)以後的工藝在皇帝和文人的重視與提倡,以及工匠自身的努力下,蓬勃地發展,雕刻工藝也進入了新的境界。精雕細琢是十六世紀以後雕刻工藝首要特色;明晚期至清代,雕刻工藝崇尚精雕與細琢,在雕刻時多下刀仔細,雕後琢磨精緻,入手有精細滑潤之感,尺寸上也往往偏向精巧與細小。

至於紋飾題材,則以文人喜好為主。由於明晚期以後的雕刻品多由文人、富商或帝王收藏,當時社會文風鼎盛,文人的品味支配了雕刻工藝的走向,例如紋飾方面多以文人的喜好為走向,諸如荷花、水仙、松、竹、梅等具吉祥與雅致表徵的植物,以及由象徵寓意組成的吉祥圖案等都常出現在此時期的雕刻品上。此外,歷代文人雅聚的故事更常於此期雕刻品得見。例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東晉王羲之的「蘭亭脩禊」、唐代白居易為首的「香山九老」(也稱「會昌九老」)、北宋大文豪蘇軾的赤壁泛舟,以及後人流傳北宋中期蘇軾、米芾、黃庭堅、李公麟等十六人會聚的「西園雅集」等故事或傳說,總是可以在明清雕刻品上發現它們的蹤跡。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12年3月號第3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