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瓷器初創時起,人們就因受自然審美意識的支配而賦予它特定的審美價值,這主要體現在視覺上的接近大自然青綠之色。晚唐以後,人們則以碧玉來形容越窯青瓷的美感。不過,真正使青瓷具有碧玉質感的是南宋官窯的乳濁厚釉青瓷,這類窯業製品,既是青瓷文化的巔峰,也是類玉瓷器的絕響。當南宋王朝覆滅後,遺存下來的這類乳濁厚釉青瓷,更是備受世人珍愛,同時,它們亦從此走上了曲折、坎坷的流傳之途。
宋室南渡後,第一個為朝廷燒造陶瓷器的窯口為餘姚官窯,窯址位於今慈溪低嶺頭、寺龍口一帶(宋屬餘姚)。《中興禮書》記載,紹興元年(1131)、紹興四年(1134),朝廷曾命越州(後改為紹興府)燒造祭祀所需的「陶器」和「瓦器」。《宋會要輯稿》也有類似的記載。據此可知,餘姚官窯屬於州府一級的官窯。除了朝廷祭祀所需的陶瓷器,該窯還為宮廷燒製日常用瓷,紹興、杭州出土的餘姚官窯「御廚」 款青瓷和杭州南宋遺址發現的餘姚官窯「 內苑」 、「 慈寧殿」、「貴妃」等款青瓷即為例證。同時,餘姚官窯還成批燒製商品瓷,這類產品在寧紹地區和杭州均有出土。因始於北宋晚期松木燃料資源的枯竭,故餘姚官窯並未得到充分的發展。從成書於開禧二年(1206)的《雲麓漫鈔》的記載看,至南宋中期餘姚官窯尚在燒瓷。餘姚官窯的產品分為兩類,一類為透明釉刻劃花青瓷,這類青瓷的數量較多,做工略顯粗糙;一類為乳濁釉青瓷,以素面為主,常見的釉色是泛白的嫩綠色和淡天青色,前者被南宋人稱為「艾色」,這類青瓷產量較少,製作相對精緻一些,部分用支釘支燒,這是對北宋官窯工藝的繼承,而較多採用的重複施釉法,對南宋官窯乳濁厚釉青瓷的出現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紹興八年(1138)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紹興十三年(1143)由宰相秦檜主持開始大規模地「修禮樂以文太平」,專設了統領百工的「邵局」,下屬的內窯即專燒陶瓷器的窯口,窯址位於杭州萬松嶺東側的山坡上。研究表明,內窯設於紹興十四年(1144)前後,它由臨安府管轄,生產上主要受修內司監督,雖屬於州府一級的官窯,但因專門服務於朝廷,故實際上相當於「御窯」。南宋人葉寘的《垣齋筆衡》將其產品記述為「澄泥為範,極其精製,油色瑩徹」。由於邵局主管者邵鄂於紹興卅二年(1162)被罷職,邵局的使命隨之終止,加之受朝廷建築用地的擠壓等原因,內窯不久便停燒了。從窯址出土的實物看,內窯青瓷多以紫金土作胎,胎質細膩,成型規整,修坯細緻,普遍施三、四層釉,少數不開片,開片者中又有少數為交錯分層開片,粉青、天青等為上等釉色,釉層乳濁而瑩潤,部分器物採用類似餘姚官窯的齒口窯具和類似汝窯的「芝麻花細小掙釘」支燒。除了祭祀用具外,大多為宮廷日常用瓷。內窯的歷史雖然短暫,但它在餘姚官窯的過渡期後,真正確立了南宋官窯的發展模式,其頂尖工藝為後續的官窯樹立了標杆。
當內窯無可奈何熄滅的窯火在不遠處的鳳凰山半山腰上繼續點燃時, 又一座臨安府所轄的官窯誕生了, 民間稱之為「 續窯」,該窯的生產性質與內窯完全相同。窯址出土的多件殘瓷上銘有「戌」字款,這表明,續窯設立於乾道丙戌年(1166),即邵鄂被罷職四年後的乾道二年,其地位不如內窯那樣凸顯。由於「 修禮樂以文太平」 那個時期的瓷器庫存量充足,故續窯設立之初的生產規模不大。從窯址出土的蕩箍上的「 修內司窯置庚子年……」等銘文分析,淳熙七年(1180)續窯開始受到了朝廷的重視。開禧元年(1205)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記述青瓷時只說「今處之龍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而隻字不提臨安城內的續窯,顯然,此時續窯已倒閉多時。續窯除了燒製一定數量用於祭祀的青瓷和陶器外,仍以燒造宮廷日常用瓷為主。它雖延續了內窯的製瓷傳統,然產品種類以及器物的胎釉、成型、修坯、施釉、裝燒工藝等各方面均遠不如「澄泥為範,極其精製,油色瑩徹」的內窯。續窯青瓷品質的下降,既反映出朝廷對該窯場的重視程度低於內窯,也說明內窯的頂級製瓷技術在傳承過程中部分地缺失了。
為了延續官窯的製瓷工藝,臨安城內的官辦窯業偃旗息鼓後,掌握核心製瓷技術的窯匠便到製瓷資源豐富的龍泉溪口設窯,依然如故地燒造黑胎乳濁釉青瓷。按理說,龍泉的劉田(今大窯)是當時優質青瓷的中心產地,那裡窯場的超卓技術足可滿足朝廷需求,而南宋中期在與之相距較遠的溪口,專門設立了主燒黑胎乳濁釉青瓷精品的窯場,正顯示出了該窯的特殊性。據研究,它便是《垣齋筆衡》與《負暄雜錄》所載的烏泥窯,是連接續窯與郊壇下官窯歷史的州府一級官窯。烏泥窯的產品不見於平民墓葬和居住遺址,可見,此窯是專為統治者服務的,南宋滅亡時隨之停燒。烏泥窯的乳濁釉青瓷,工藝上既保留了以前官窯青瓷的基本特徵,又呈現出新的面貌,大多也用紫金土做胎,一般都施三層釉,有墊燒的,也有支燒的,既有日常生活用具,也有陳設瓷,其中,薄胎厚釉的器物做工非常考究,其精緻程度超過了此前的續窯,幾乎可與「極其精製」的內窯青瓷媲美。
南宋中期開始,偏安江南的統治者「直把杭州作汴州」,歌舞昇平,生活奢靡,當州府一級的官窯燒製的青瓷不能滿足宋帝和皇族的需要時,朝廷便親自設窯燒瓷。據南宋人趙彥衛的《雲麓漫鈔》記載,此窯設於開禧元年(1205)前不久,窯址標本的熱釋光測定年代為一二○四年,有力地印證了這一點。這座設於都城外的由朝廷掌燒的窯,《負暄雜錄》稱它為「官窯」,咸淳《臨安志》和《夢粱錄》則謂之「青器窯」,因窯址位於南宋的郊壇下(今杭州烏龜山西麓),故今人把它名為「郊壇下官窯」。所燒器物,有精粗二類,既有祭祀用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和陳設瓷,從造型來看,與汝窯、餘姚官窯、內窯、續窯、烏泥窯的器物有許多相似或相同之處,體現了宋代統治者審美理念的延續性。釉色基本上可分為粉青、青灰、米黃三種色調,釉層滋潤有玉石感,分薄釉和厚釉兩類製品,厚釉製品的特點是重複施釉,有的甚至施四層以上的釉,青釉的碧玉之美由此被推向極致。然而由於某些技術的失傳,郊壇下官窯所燒瓷器的總體品質不如內窯。德祐二年(1276)二月,元軍占領臨安府,郊壇下官窯的歷史就此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