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明 官窯 甜白八寶高足碗(附鑲玉璧木座)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 胭脂紅釉小高足盃 「大清雍正年製」款 紐約蘇富比2021秋拍拍品號1098

小考高足杯在中國的使用

文∣李思潔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本刊資料室

在二○二一年九月的紐約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一只高不到九公分的高古瓷〈隋卅唐白釉高足杯〉衝出高價,估價僅六千美金,但最終卻一路狂飆至六十八萬美金落槌。此件於二○○九年曾於紐約佳士得上拍,當時僅以低預估價兩萬美金落槌。此次重新上拍,原先不少買家認為會被「廉讓」至下一位藏家之手,卻沒想到反而跌破眾人眼鏡,成為當天的黑馬之一。
無獨有偶,本季另一場不甚有人關注的網上拍賣會中,一件帶有「大清雍正年製」款的〈胭脂紅釉小高足盃〉,以預估價的三百倍落槌,引起嘩然。這件器皿在紐約蘇富比的專家眼中,是一件民國製品,「大清雍正年製」為仿款,因而估價並不高。然而,在買家眼中,他們確信這件是雍正朝所製的真品。
兩件年代相去甚遠的高足杯,相繼引起買家們的追捧。關於器物的真偽,需要精細的判斷與研究。瞭解高足杯在中國的歷史文化脈絡,則是開啟研究的第一步。
高足杯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與外來文化交流有著密切關係的器物。高足杯又稱為馬上杯、把杯,上部如盞,下部有高足,創始於那一個朝代,說法不一。據學者齊東方的研究,金屬高足杯源於中、西亞,而進入中國的時間可能是北魏。日本學者桑山正進認為,陶瓷類的高足杯最早出現在湖南長沙東晉墓出土的青釉高足杯,同一墓地的隋墓也發現了一件青釉高足杯。東晉墓出土的青釉高足杯,有著外侈的杯口,高足外撇,呈喇叭形。這些高足杯上,可以由其輪廓、圈足、弦紋等,發現有明顯模仿銅器的痕跡。
喇叭形的高足形狀後被隋朝所繼承,學者齊東方指出,隋唐時中國南方所製作的陶瓷高足杯,仿自羅馬、拜占庭器物的可能性很高,也就是常見的深腹筒型杯身,杯口微敞,喇叭狀圈足,足中部有多個節的高足杯樣式。
在隋唐墓室的壁畫上,可以看到高足杯的使用方式,人以單手執拿足中部區域飲用杯中液體,也有一手托底、一手執杯足的方式,與現代人們持紅酒杯的方式類似。高足杯是受到羅馬、拜占庭文化下的產物,首見於金銀器上,而後陶瓷、玻璃等材質也出現了相同的器形。
元代是高足杯的興盛時期,甚至有人以「高足杯、碗的黃金時代」稱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余佩瑾表示,元代高足杯的流行,不乏與西亞金屬器交流的可能性。
在《事林廣記》與《格古要論》中,記載元代將高足杯稱為「靶盞」,作為「胡元飲器」或是祭器使用。《事林廣記•拝見新禮》的插圖上可見高足杯,學者劉新園由圖像上說明高足杯可能同時身兼酒杯以及盛放糕點、水果容器等兩種功能。但是由《事林廣記•把官負盞》中,以文字「一人持酒瓶居左,一人持果盤居右」,對照圖像中桌上的高足杯明顯置有果品,以及人物手持托盤上的高足杯內有著暗示果物的四個圓形,證實了高足杯具有「盛物」的功能,卻無法進一步佐證它身兼「酒器」之用。直至江西省高安市出土的窖藏元代青花高足杯的杯心上,寫著「人生百年長在醉,彪來三萬六千場」的兩句詩,才突出了高足杯作為酒器使用的可能。
元代的細密畫中,記錄了伊爾汗登基典禮中,桌上擺滿各式高足器,可見高足器在元代使用頻率之高,非常受到馬上民族的歡迎。在甘肅武威出土的高足杯,杯心畫有騎於馬上的琵琶仕女,暗示了「昭君出塞」的典故。雖然杯心畫有人物紋飾的高足杯不多,卻集中於北方。同時,該器出土於甘肅,更容易讓人聯想到〈涼州詞〉中「欲飲琵琶馬上催」一句,也讓人揣度高足杯可能具有馬上飲酒的功能。高足杯雖然頭重腳輕,不利於在桌面上的穩定,但是它的長柄卻很容易懸掛在腰間或是繫於馬上,對於草原出身的蒙古人來說,是非常容易攜帶的酒器。
兩地故宮的器物典藏中,都有相當數量的明清高足杯、高足碗。年代上迄明代洪武,下止乾隆年間。由文獻梳理發現,明代高足杯不僅是酒器,也是茶器。《陳恭介公文集•欽奉聖旨事疏》中記錄:「燒造難成器皿共三千七百八十九個……裡白暗雲龍外紅五龍青海水靶茶鍾五十個,裡白暗雙龍外淡江魚白薑芽青海水靶茶鍾五十個,裡青大明萬曆年製外鮮紅魚靶酒盞一百個」。在其他文獻中,也有見到如「茶杯」、「酒杯」的稱呼。

 
  全文請見《大觀》2021年12月號第147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