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祥龍石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中國雅士的奇石癖與玩石文化

文∣王明玉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中國奇石賞玩歷史悠久,歷來帝王權相、儒生雅士不乏著迷其中者,從早期以石比擬山水以親近自然,再至後來由石形怪奇為美的審美觀,愛石者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賞玩論述、鑑賞標準。從中也可見,越是癡迷者往往又越為石癖所役,如宋徽宗傾國之力,一艘艘花石綱從南北上以建亙嶽,隨著北宋覆亡,其此番行徑自然也就落得後人口實;米芾愛石成癡,每見難得奇石,先整衣拜之,再尊稱其為「石丈」,今人聽來荒謬,但時人津津樂道,成為後世畫家的筆下題材之一。以下就讓我們看看歷代愛石者為何著了迷似的對奇石如癡如醉,以及相關的鑑賞論述又是如何在歷史中層層積累。

唐以前的賞石活動
中國最早的賞石活動可從玉石談起,它幾乎與文明的發展相隨而生,由於玉石數量稀少、取得不易,從出土的史前遺址中可見當時部落領袖、貴族視之為身份地位的象徵。除了是珍貴的美石,玉在春秋末期被儒家擬人化為君子的形象,孔子便曾言玉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種品德,從此玉石之美便重在與人德行、精神世界的連結。不過,中國賞石的脈絡不只於此,另有不以寶玉、石雕及石刻製品為對象,而以蒐羅天然奇石為目標者,且其獨特的「以醜為美」品鑑標準,加之歷來不乏癡迷者為文立論,也就在美石寶玉之外,成為另一個獨立系統的文化活動。

石,之於中國的文化情境一直有種奇妙的魔力,既能置於苑囿、莊園,以小喻大比擬自然、甚或仙境,經營出如真一般的意境;又能以石形、石質的特色,藉石喻人,抒懷自我。早期賞玩奇石的緣起,與上層階級修葺宮殿苑囿關係密切,據記載,秦漢時期的阿房宮、上林苑中,裡頭都不乏奇石造景點綴。但值得注意的是,「石」在早期的文化情境中,一直與神話傳說、道教煉丹之術脫離不了干係,像是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的情節中,石頭就是重要的主體。到了有文字可徵的信史年代,漢賦文中描述到這些與園林相關的石頭母題時,經常將之與仙境、仙山連結,如班固〈西都賦〉、張衡〈西京賦〉提到禁中太液池有瀛洲、方丈、蓬萊三座仙山存在,其實就是由奇石造景而來。石能作為仙山的暗示象徵,也就在假山層疊間,搭造出了通往幻境的舞台。

 
  全文請見《大觀》2016年1月號第7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