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雖然明清文獻中多有關於哥窯的記載,然而由於其傳世品數量稀少以及產地的未確定性,有關哥窯的諸多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尤其是其產地及時代問題,一直是眾多學者爭論的焦點。近年來隨著考古資料增多,針對哥窯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本文將根據文獻及考古出土資料,結合傳世哥窯瓷器,試著對哥窯相關問題作一探索。
哥窯之名的由來及演變
元明時期的文獻記載表明,「哥窯」之名源於「哥哥洞窯」。最早提到哥哥洞窯者,是元代孔齊《靜齋至正直記》:「乙未(1355)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器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尤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今在慶元見一尋常青器菜盆,質雖粗,其色亦如舊窯,不過街市所貨下等低物,使其質更加以細膩,兼以歲久,則亂真矣。予然後知定器、官窯之不足為珍玩也。所可珍者,真是美玉為然。記此為後人玩物之戒。至正癸卯冬記。」孔齊所記的時間、地點、器名都十分清晰,且是「直記」,準確性應沒疑問。由於傳抄過程的脫漏,結果使「哥哥洞窯」變成了「哥哥窯」。從此段文字可知,哥哥窯在元末時還有生產;到了明早期,「哥哥窯」被簡稱為哥窯。
明洪武廿一年(1388)成書的曹昭《格古要論•卷下•古窯器論》記載:「舊哥窯出,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色好者類董窯,今亦少有。成群隊者,元末新燒者,土脈粗燥,色亦不好」;而在《新增格古要論》中,最後那句話則為:「成群對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燥,色亦不好」;這表明了哥窯有新舊之分,且舊哥哥窯瓷器在明初時已很少了,批量生產的產品,都是元末新燒的。有人根據明天順六年(1462)徐氏善得書堂刻本考證,書中為「舊哥哥窯,出□□。色青……」,「出」字後空缺,應為地名缺漏,即此時已不知哥哥窯具體的生產窯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