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建築是數千年中華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古代物質文明和傳統文化精神的見證。自古以來,在不同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下,先民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創造了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考古發掘證明,中國古代的建築實物遺存,至少可以上溯到七千年以前的史前遺址,進入夏、商、周三代,不僅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也發展出不同的建築類型,其中簡單原始的木構架,已發展為中國建築的主要結構方式,對後世中國建築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秦漢時期,修建了空前的城池、宮殿、陵墓和高臺建築,在建築技術上,抬樑式、穿斗式、密樑平頂式等三種中國主要木構架形式都已出現,斗栱得到更多應用,傳統建築以木構架為主的院落式布局特點已趨基本成熟,並受到當時社會禮制和風俗習慣的影響,尤其西周以來形成的完備都城規劃理念和規整對稱格局,在漢代皇家禮制建築中都有突出的表現。這時期的建築藝術風格更近於豪放樸拙。在「事死如事生」的文化背景下發展的漢代帝王陵,開啟了中國特有的宏偉莊嚴建築藝術類型,並迎來了古代建築的第一個發展高潮。
陵墓建築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建築類型,它的產生與「靈魂不死」觀有著密切關聯,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品都仿照世間,並世代相傳成為習俗。陵墓建築主要包括仿死者生前居住的地下建築和供後人奉祭的地上建築兩個部分,這也是陵墓建築區別於其他建築的基本特徵。目前已發現的秦漢時期墓葬、祠堂與墓闕建築遺址,有著名的秦始皇陵寢、馬王堆漢墓、漢廣陵王黃腸題湊墓、滿城漢墓、武梁石祠、雅安東漢高頤闕、阜城東漢陶樓明器等。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修建了空前規模的宮殿、陵墓、萬里長城和馳道等。有關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的秦始皇陵,歷代史書典籍中有許多記載,《史記》中稱始皇陵「上具天文,下具地輿」,這些傳說與記載無一不強調著陵墓整體設計的宏偉與豪華。始皇陵古稱「驪山陵」,在陝西省臨潼縣域東。
自一九七○年代於秦始皇陵東部發現秦陵一號兵馬俑坑以來,秦陵考古隊持續不斷地對秦陵內外的陪葬墓、陪葬坑、陵園建築等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發掘,收穫頗豐。秦始皇帝陵陵區文物遺存分布範圍面積達六十平方公里,陵區中部是相對規整的秦始皇帝陵園,陵園布局上突出高聳矗立的陵塚。圍繞著地宮分布有銅車馬大型陪葬坑、建築遺址、陪葬墓、馬廄坑等,以及城垣以外的陪葬坑和兵馬俑等,這些陪葬坑和遺址大都經過考古探查試掘或正式發掘。一九八○年在陵區地宮西側發現了十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木車馬、銅馭手,當為供死者靈魂巡行之用。在陵墓西北角的內外城之間,發現有左右飼官的建築遺址,出土的兩件陶壺蓋上有銘文「驪山飲官」、「左」和「驪山飲官」、「右」。「飲」、「飼」同字,「飼官」是陵寢中供奉飲食的官,包括每天多次供奉墓主的飲食在內。從漢代以後陵寢中設有廚房並安置車馬等交通工具來看,可以確定此處為秦始皇陵的「寢」所在。據記載,陵墓設「寢」從秦開始。漢代蔡邕《獨斷》記述:「宗廟之制,古學以為人君之居,前有朝,後有寢,終則前制廟以象朝,後制寢以象寢。廟以藏主,列昭穆;寢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總謂之宮……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寢,起之於墓側,漢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稱寢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備,皆古寢之意也」。意思是說,把寢殿從原來的宗廟裡分割出來,造到了陵墓的邊側,這種新制度為西漢所沿用。墓地上設「寢」的禮俗普遍推行,當在戰國秦漢之際。實行陵側起「寢」、陵旁立「廟」制度以後,當與此時宗廟的地位發生變化有關。古代帝王陵側建寢殿,意為模仿宮殿的「寢」,為墓主靈魂的飲食起居之所。所謂「事死如事生,禮也」,因陵園中設有「寢」,即有了「陵寢」之稱。
陵墓主體以外,有馬廄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員墓葬四百多個。尤其是東門大道北側出土了三個兵馬俑從葬坑,當中計有埋葬用陶土塑造成型後燒製並施加彩繪的秦軍將相、武士等俑近萬件,均等同於真人真物大小,成千上萬個陶俑的構圖造型及面部表情竟無一雷同。馬五百多匹、木質戰車一百三十多乘,組成了面向東方的龐大軍陣,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大發現。
秦始皇陵園是中央集權封建王朝創立的產物。中原地區墓葬墳丘興建起源於春秋末,至戰國時期,墳墓形制、高低、大小以及所種樹木的多少,成為墳墓等級的主要標誌。秦始皇陵園的陵寢地處西面,面向東方,是按照古禮以西南隅作為尊長之處,尊「事死如事生」之禮,並按都邑布局設計。秦始皇陵園均按照皇帝在世時所住宮廷規格設計、建造,如同宮廷一樣奢侈華麗,無疑代表了當時建築的最高水準。
公元前二○六年秦被漢取代。西漢時期國家統一,經濟文化繁榮,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是這一時期墓葬建築的代表。一九七二年、一九七三年發掘的馬王堆一號墓及三號墓,屬典型楚式「井槨」墓,四周相互隔絕的邊廂放置隨葬品,間為墓主棺室,有四層套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