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帛書《導引圖》,原圖殘損,此為復原圖局部。

馬王堆帛書的整理、研究與書法藝術(中)

文∣傅舉有 圖/攝影∣傅舉有

帛書研究成果一瞥
馬王堆帛書的出土,為中國文明史提供了豐富的新資料。人們對中國和世界文明史的某些部分,需要重新認識並改寫。

世界最早的彗星圖
帛書《天文氣象雜占》裡有廿九幅彗星圖。五十多年前,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他編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天學》部分中談到彗星的時候,引用了公元一六四四年的一幅手繪彗星圖,他說,不知道北京明清兩朝的檔案中,是否還有這種彗星圖。李約瑟也許認為,這幅明代的彗星圖,就是中國最早的彗星圖了。但是,他壓根沒想到早在兩千多年前,一位沒有留下姓名的中國天文學家早已繪製了廿九幅彗星圖,被完美地保存在馬王堆漢墓中。這些彗星圖都繪有彗核、彗髮和彗尾,十分科學,而且皆是頭朝下、尾朝上,這是因為彗星總是背著太陽的。這一規律在國外,直到公元一五三一年才由德國天文學家佩特•阿比安(Peter Apian)發現,比中國晚了一千七百多年。彗星離太陽較遠的時候,只有一個彗核,但當它靠近太陽時,才開始加熱釋氣,形成彗尾。這一噴射理論,在國外是由德國天文學家巴塞爾(Friedrich Wilhelm Bessel)於一八三五年時提出。但是,在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中,有「噴者虞噴,上如彗星」的話,說明中國比世界各國早兩千年就觀察到了彗星的噴射現象。

世界上最早的行星會合周期數據
馬王堆帛書《五星占》記載了金星的會合周期是五八四・四日,和今日天文學家測得的五八三・九二日只相差○・四八日。帛書上還說:「五出,為日八歲,而復與營室晨出東方。」這是說金星的五個會合周期剛好等於八年,並且,帛書運用這個周期列出了自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間,共七十年的金星動態表。法國現代著名天文學家弗拉馬利翁(Nicolas Camille Flammarion)在他的名著《大眾天文學》第二冊裡說:「五個會合周期為八年已經算是相當準確的了。事實上,金星的五個會合周期是八年再減去兩天又十小時。」他還用這個數據,預報了廿世紀後半葉∼廿一世紀初期的金星動態。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中國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一個無名的天文學家就曾經預列出七十年的金星動態表。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和西方近現代天文學家的發現竟然相同,只是時間先後竟相差了兩千年!

 
  全文請見《大觀》2015年7月號第7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