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至右:清雍正 青花番蓮天球瓶、清雍正 青花夔鳳紋雙陸尊、清雍正 青花纏枝蓮紋花插、清雍正 青花團花紋蒜頭瓶

清代雍正、乾隆青花瓷賞析

文∣姜又文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本刊資料室

略說雍正、乾隆官窯
清代官窯於康熙一朝恢復,在皇帝大力支持與強盛國力等環境條件下,發展迅速。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督陶官郎廷極(1663〜1715)主持窯務有成,官窯品質臻於極盛,時稱「郎窯」。雍正、乾隆兩朝繼承康熙官窯的基礎,陶瓷造型、裝飾、燒造技術各方面,推展到極致精美、空前盛大的境界。

雍正四年十二月至十三年(1726〜1735),命工部侍郎、淮安關稅管理官年希堯(?〜1738)督窯,成就了所謂的「年窯」;雍正六年(1728)八月,四十七歲的唐英(1682〜1756)以內務府郎中的身分,派駐景德鎮御窯廠協理年希堯,時為養心殿總監造,專事製作各類皇室用品。乾隆二年(1737)起,唐英正式擔任專職的督陶官,中間雖一度調任,不久又復職。在清三代歷任督窯官之中,唐英是最為重要的關鍵人物,其以「陶人」自比,參與官窯燒造時間甚長,兢兢業業、鞠躬盡瘁,直至乾隆廿一年(1756)病故之前,官窯出於唐英者,無一不精、無一不巧。其著作《陶冶圖說》,更有助於後世了解當時陶瓷的生產流程與技術,影響深遠。

雍正熱心陶事,屢次傳旨規範御窯廠陶瓷的胎、釉、造型、紋飾,甚至年款字體及格式,時也指示宮中陶瓷的包裝和收貯方式。《清宮造辦處檔案》載,雍正曾多次規定瓷器的造型、花紋圖案、大小等,嚴格要求燒成瓷器各部件尺寸適度,不時出現「往細處收拾」、「往薄裡磨做」、「往秀氣裡收拾」等語。雍正對古瓷研究造詣甚深,〈青花菊瓣紋碗〉(圖一),因碗呈雞心狀,故名「雞心碗」,係完全仿永樂青花燒造,造型、紋飾均維妙維肖,為玲瓏小件器最中佳作。

 
  全文請見《大觀》2017年6月號第93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