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舒城五里犧首鼎 (右)蕪湖犧首鼎

東南地區的青銅器 (二)

文∣俞珊瑛 圖/攝影∣俞珊瑛

越式鼎
「越式鼎」的名稱最先是由俞偉超提出來的,其特點是深腹,蓋薄,附耳,三足瘦細外撇,蓋上往往飾雙線雲雷紋,此後這一概念為大家所沿用。向桃初在對各家越式鼎的看法作比較研究的基礎上,收集了大量的資料,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定義,以口部特徵為第一標準,將越式鼎分為五大類:侈口類、窄平折沿類、寬斜折沿類、斂口類、盤口類。鄭小爐認為,越式鼎最主要的特徵是器壁薄、足細且絕大多數外撇,並將其分為四種類型:立耳鼎、附耳鼎、盤口鼎、無耳盆形鼎。

東南地區出土越式鼎的數量較多,多數為立耳鼎。西周早期的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出土六件越式鼎,可分三種類型:一種淺圓腹,足較細長,近棱柱狀,口沿上立獸狀耳,共三件;一種與前三件基本相同,足較粗短,共二件;一種腹較深,方形耳,足較粗短,僅一件。以上六器皆素面無紋。西周中晚期的皖南屯溪M一出土二件越式鼎,形制相同,皆立耳,淺圓腹,三足作尖錐狀外撇,腹部飾龍紋帶,邊飾一周細鱗紋。安徽宣城正興出土的一件越式鼎,立耳,折沿,淺腹,底近平,三細足較矮,足截面呈U形,口下飾二周弦紋。春秋中期以後,越式鼎的分布更為廣泛,其中皖南出土的數量十分可觀。銅陵金口嶺M一出土的一件越式鼎,繩狀立耳,足略成蹄形,腹部飾二道弦紋。金口嶺M二出土的一件越式鼎,形制基本同於金口嶺M一鼎,唯足半圓形內空,腹部飾一道弦紋。銅陵市區出土的一件越式鼎,方唇,折沿,立耳外撇,淺腹,細扁足外撇,口下飾一周斜角雲雷紋,其下有一周凸弦紋。南陵縣出土的一件越式鼎,口下飾一周雷紋,其下有一周凸弦紋。青陽龍崗M二出土的一件越式鼎,腹壁較淺直,足斷面呈半圓形。寧鎮地區出土的越式鼎,年代多在春秋晚期至春秋戰國之際。吳縣何山、丹徒糧山M一各出土二件越式鼎,足為扁平狀,底較平。程橋M一∼M二、六合和仁出土的三件越式鼎,腹較深圓,耳內飾綯紋。

就形制而言,越式鼎的形態時代早晚的差別並不大,但如仔細觀察,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西周時期的越式鼎,大致上腹較淺,足較粗短;而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式鼎腹較深,足較細長,稍弧曲呈蹄狀,晚期多有呈細扁平狀的足出現。顯示其發展規律是腹部由淺漸深,足略粗短變為細長。不過越式鼎三足外撇、風格纖細的總體特徵則成為定制。

 
  全文請見《大觀》2014年4月號第55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