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楷書心經
 
息心靜氣─印人吳承斌專訪
文∣王叔重 圖/攝影∣王叔重

篆刻史猶如畫史,同樣是由一個個曾有突出貢獻的作者所構成的。這些篆刻家們的風格,有工有寫,也有工寫結合,全依作者本身的性情和追求而定;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也是時代特徵的寫照。當今藝壇風生水起,印人吳承斌便是一位有著自己強烈地性情和追求,逐漸崛起的中流砥柱。

吳承斌的習印之路是幸運的。從十六歲開始拜師學藝直到現在,已有四十多個年頭,其中從未間斷。出生於一九五六年的吳承斌幼時便愛好篆刻,初習無師,於亂石堆中揀石覓磚,隨意雕刻。中學時,在喜歡書法的語文老師薰陶下開始對藝術產生興趣,只是由於當時的社會時代背景,他也只能無奈地從學校走入鄉間勞作。然而也就是在這段時間,每當下雨或者無事可做之時,老師便組織他們學習寫字。這一切,被有心的父親看在眼裡。父親因為有著從事藝術相關行業的機緣,故而把十六歲的吳承斌送到好友韓天衡的家中,令從其學書、刻印。從師韓天衡後,吳承斌才正式開始接觸篆刻,繼而在韓老師的言傳身教下,臨習歷代名家篆刻,以至於有了今日的成就。今天,吳承斌還不無感慨地說起,「這個就是一個機緣,一直到現在……我原先只能利用工餘時間搞點篆刻。因為工作一天來回要十二個小時。所以一般晚上寫幾個印稿,中午飯後稍微弄一弄,回家再修整。這樣一個星期下來可以積累大概有五、六方印。然後再帶點臨摹的書法,到韓老師家裡去。」吳承斌還記得當時自己年紀比較小,韓老師經常會對吳承斌臨習的篆刻說點一通,十分嚴厲。有次,韓老師還特地致函吳承斌,教誨他說,在藝術的道路上,「必須苦練基本功,磨刀不誤砍柴工,前十年辛勤澆花,默默耕耘,後十年方能開花結果。」這些話雖然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準則,但卻影響了吳承斌的一生。後來他還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息心靜氣」四字作為座右銘;甚而不止一次地以「四氣」——氣息宜清、氣格宜寬、氣韻宜醇、氣質宜厚為內容作篆以自勵。

遵循師教,吳承斌學印是從秦漢印開始,在十多年中潛心研讀歷代大量的印譜,摹刻秦漢印二千餘方。當時,他自覺已很不錯了。後來他才知道,韓老師曾研習過歷代印譜一千七百多部,摹刻印章超過三千方。吳承斌感慨地說道:「一陣風來了,灰塵最先被吹起來,因為份量輕,沒有根。而千年古松的根植得深,風又豈能奈何它?」並以此自勵。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14年8月號第59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