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清乾隆2年 陳祖章 雕橄欖核舟 故宮典藏

明清雕刻・匠心仙工(核雕篇)

文∣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

台北故宮藏有豐富的明清時期雕刻珍品,一直以來為觀眾所愛,常讓觀者久久駐足,品賞玩味再三,為了讓觀眾盡覽明清兩朝匠心獨具的巧雕與炫技,故宮特在正館三○四陳列室開闢「匠心與仙工:明清雕刻」常設展專室,即日起展出聞名遐邇的〈雕橄欖核舟〉、〈象牙球〉、〈象牙提食盒〉等雕刻精品。本刊從本期(二月號)起,每期選介數件珍品,帶領讀者遊覽明清雕刻的登峰造極之作。

在人類的工藝美術中,雕刻工藝可說是最早的品類之一。從考古發掘與文獻資料中可知,先民在原始社會中已知運用大自然中的玉、石、竹、木、牙、角、骨等材料,製作出實用性或裝飾性用器。由於質材特性不同,每種材料都有不同的奏刀方式,其中竹、木、牙、角與果核的工藝最接近,在十六世紀明代中葉以後異軍突起,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

雖然源遠流長,但是殷商以前手工業的歷史比較模糊。周代百工隸屬於冬官,其後各代的官方手工業迭有興衰;至於民間手工業則一直保持著某種程度的發展。到了元代,破壞了原有的手工業,確立了「匠戶」制度,當時有不同的工匠管理機關,也聚集了各種工匠,因而刺激了各類工藝的興起。

明代洪武初期,對於匠戶的戶籍,完全依據元代的舊籍,不許變動。明代前期,雖然工匠有匠籍,而且世襲不替,但是優秀的匠人得到皇帝的賞識,也可以官至卿貳;身為四民之首的士人也曾動手製作器物。到了明代晚期,有些著名的工匠不但以自己的技藝建立家業,並且與文人平起平坐。此時匠戶制度已名存實亡,不少有心匠戶力爭上游,努力提振家聲,進而獲得開明之士的尊敬與推崇。由於傑出的匠人可與士紳分庭抗禮,清初順治二年﹙一六四五﹚五月十九日朝廷正式下令廢除「匠戶」制度。

明代不少職業匠人不但讀書識字,更汲汲於獲得文人的認同,以期與文人交往。除了學問,職業匠人與文人往來仍相當仰賴其技藝。因此,明代中期以後的工藝在皇帝和文人的重視與提倡,以及工匠自身的努力下,蓬勃發展,雕刻工藝也進入了新的境界。

 
  全文請見《大觀》2010年2月號第5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