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載:「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直至今日,定、汝、官、哥、鈞仍被視宋代最為出色的五大名窯。從一九三○年代開始,宋代定窯、鈞窯和汝窯窯址相繼在河北曲陽、河南禹縣、河南寶豐被證實,宋代官窯中的南宋官窯也在杭州露出真容,證明定窯、汝窯、鈞窯均以窯址所在地命名,官窯則帶有官方內廷背景。但唯獨哥窯迄今未發現確切窯址,傳世哥窯瓷器亦不見於宋墓出土,使其雖位列五大名窯,但關於身世與燒造地點,始終是中國陶瓷界的一大懸案。
哥窯的身世之謎
由於哥窯的窯口、產地及不同特徵、不同類型等複雜因素,加上歷代文獻記載說法莫衷一是,傳世藏品與考古出土在核對上有所出入等等,使得今日研究者對在哥窯的斷代上困難重重,對於哥窯的產製亦說法不同。對哥窯最早的記載首見元至正廿三年(1363)刊元人孔齊《至正直記》:「乙未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而對於燒造地點記載主要有兩處:明人郎瑛《七修類稿・續稿》的「龍泉窯」說;明人高濂《燕閒清賞箋》的「杭州」說。儘管近代考古已在龍泉等區如溪口和杭州鳳凰山等地層,確定發現具有典型哥窯特徵的瓷器,但卻出現與傳世藏品對應不上的問題;而關於其燒造年代,學界亦有南宋和元代的不同觀點,使得哥窯之謎越加神秘。
「開片」是瓷器在燒造時因胎、釉膨脹係數不同,造成一種自然開裂的現象。後代對典型傳世哥窯的認知,便是具有「金絲鐵線」的開片特徵,「金絲」為細碎的開片,呈黃色;「鐵線」指稱大塊面的開片,多呈黑色。宋〈哥窯葵花洗〉呈十瓣葵花式,通體滿釉支燒,釉呈米黃色,釉面有黑、黃兩種片紋,十分明顯,是典型金絲鐵線的樣貌。此外,哥窯還具有「紫口鐵足」特徵,即口部因釉薄,露出紫黑胎骨;底端裹足刮釉裝燒加施的護胎釉多呈黑褐色,宋〈哥窯弦紋瓶〉撇口,口沿隱現醬紫色,細長頸,扁圓腹,圈足。頸及肩部凸起弦紋四道。器裡外及底心滿釉,釉面開金絲鐵線片紋,底足呈醬褐色。但上述兩項特徵,在兩宋官窯瓷器上也有出現,自明代開始,就有「官哥不分」的說法。加之吳語官、哥發音類似,也有人認為兩者其實是同一品種的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