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家中的原址坐落於現今的中正紀念堂,那麼我們可能可以想見這個人的家世背景應該大有來頭,甚至他所有的成就,或許都來自於他家世的「庇蔭」。從小,袁旃就是在他人這樣偏執的眼光下,揹負著這種難以名狀的「原罪」。
家學淵源
袁旃的父親袁守謙是早期黨國儒將,也是知名的書法家與收藏家,與齊白石、張善孖等文人畫家交好。身為黨國重要大員,袁旃的父親自是東奔西跑,十分忙碌。袁旃說:「我哥哥曾說,自從他生下來到父親過世,大概沒有跟父親說過十句話!」可見袁旃幼年時與父親直接接觸的機會大概也不多。但她確實因為父親的雅好字畫,而對於中國書法與美術產生特別的感情。例如作品〈文化廳〉(介紹於後),即充滿了對於父親庭訓的潛移默化。
袁旃在家中排行老三,最大的是大哥,接下來五個全都是女孩子。她自謙對於美術並無任何天分,大學時之所以選擇美術科系就讀,一方面是因為兄姊都很優秀,全都保送臺大,但她並不想讀臺大;同時也是因為父親不會作畫,正好可讓旁人無法再風言風語,質疑她的成就是靠了父親的庇蔭!
在大學之前的啟蒙,袁旃是受了初、高中時(北二女,今中山女高)的美術老師:楊蒙中影響。楊蒙中畢業於杭州藝專,袁旃的姊妹也都曾受教於他。當時楊蒙中教的主要是設計。在那個經常需要向民眾下達政令的年代,學期間經常有畫壁報比賽,楊蒙中發覺袁旃在設計方面的天賦,大型壁畫都交由袁旃製作。不過當時,袁旃仍未受過任何美術方面正式的訓練,直到要考師大美術系前,袁旃才開始到坊間學習素描等術科考試所需技巧。
袁旃說,當時不像現在的小孩有蠟筆可隨意塗鴉,家裡只有毛筆,家長也只讓小孩學習書法;中學雖有水彩課,以廣告顏料作畫,但還是自己摸索的成分居多。
學習歷程
臺灣師範大學
現在的美術學子可能很難想像,在一個沒有投影機也沒有圖錄、畫冊出版的年代,學生究竟得如何才能瞭解老師口中所說的名畫?因此當時一般教師的教學方式,就是臨老師的畫稿,延續清初四王一派臨摹前人畫作方式,學習重點完全在於技巧的精進。袁旃在大學時期所跟隨的名師,包括黃君璧、金勤伯、吳詠香、孫家勤等人。黃君璧教山水,金勤伯教花鳥,吳詠香教小青綠山水,孫家勤則教人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