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靈動的雙眼,敏捷的動作,是人們對牠的第一印象。其活潑可愛,有時卻調皮搗蛋的個性,也讓我們常常用「小猴子」來形容活潑、靜不下來的小孩。和人類同是靈長目的猿猴一類,不光是生物上的淵緣,於中國文化上也有很深的關連。
人類的前身
十九世紀英國學者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曾表示:人類是由猿猴的一隻演變而來的。此番進化論打破了長久以來西方科學深信的創造論(即世界是由上帝所創造),他於一八五九年發表的《物種起源》,震撼了當時的社會。對於創造論深信不疑的群眾們群情激憤,將他的論述簡化為「人類為猴子的後裔」,甚至於雜誌上刊登了一幅諷刺漫畫:將達爾文描繪成半人半猴的老頭形象。而由現今的考古發現,人與猿猴雖然同是靈長目,但早於七百萬年前便已分支,成為不同的族群。現今所談論之猴,大致為靈長目的原猴亞目及真猴亞目兩大類。前者包括四個亞目、七個科;後者包括廣鼻亞目(又稱新大陸猴類)三個科及狹鼻亞目(又稱舊大陸猴類)五個科。整個靈長目家族繁雜,共有十五個科、七十六個屬、一八九個種。
中國的猿猴
中國並非產猴大國,原生種不算多。古人心目中的猴子以現代科學眼光來看,僅有狹鼻亞目的獼猴科和疣猴科及長臂猿科中的若干物種。古人所見的靈長目動物有限,於《古今圖書集成•猿猴部彙考》中,列舉了相當多名稱如:猱、蝯、狙、狖、蜼、禺、玃、沐猴、馬留、王孫、胡猻、摩斯吒等,但對於牠們的理解不深。猴,為形聲字,就造字法則而言,習見的事物應有一象形本字,於《說文解字》中認為是「為」:「母猴也,其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為母猴形」。然而在王育的注中,卻注「為象兩母猴相對形」,因此並非單指猴。古人所說的母猴並非雌猴,而是一種猴子種類,即前文所說的「沐猴」,也就是今日所稱的獼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