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澂(1835∼1902),字德怡,又字清卿,號恆軒,又號愙齋,江蘇省吳縣人。他原名大淳,後避清穆宗諱,改名大澂。他生長於蘇州的書香世家,父祖與兄弟皆善書,自幼年起便受到良好的教育。祖父吳經?棄舉業後經商致富,書畫藏品漸豐,特別喜愛收藏名人尺牘。外祖父韓崇為小學家,金石書畫收藏豐富,吳大澂自幼時便時常至外祖家中臨撫名跡,曾以臨徐渭畫冊,而得蘇州名紳潘曾沂稱許;他廿一歲至廿六歲時館於外祖家,得以遍觀其金石拓本,並臨習藏畫。
吳大澂十八歲時從學者陳奐習《說文》,始學小篆,曾贈江聲所寫之《篆文尚書》於吳大澂,開啟了他日後以大篆書寫五經及尺牘。咸豐十一年(1861)爆發太平天國之亂,吳大澂避兵上海,得謁當地收藏家吳雲,得觀兩罍軒藏品,眼界大開,且成就兩人金石之緣。吳大澂於寓上海期間參加了萍花書畫社的活動,與當時上海知名畫家們雅集。同治四年(1865)吳大澂卅一歲,從蘇州紫陽書院山長俞樾治學,師生情誼深厚,可由吳大澂逝後,其墓誌銘為俞樾所撰得見。
同治七年(1868),卅四歲的吳大澂考上進士,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1871)散館考試,名列第三,授職編修而成京官中的一員。同年,同治帝大婚,皇室婚禮儀式繁縟,所費不貲,吳大澂直言上疏,而「以一詞臣,言人所不敢言,風采震動朝右」。一八七二年,吳大澂創慈幼堂於京城鐵老鶴廟,以收留流落京城各處的兒童。生徒均住堂中,衣食均由堂中供給。他也曾為嚴重水災的直隸文安、大城、固安等縣募捐,樹立了經世、濟世能手的形象。
吳大澂一生作官南來北往,先後任職陝甘學政、河南河北道員、吉林督辦、廣東巡撫,湖南巡撫等職。後因治河有功,授河道總督,賜頭品頂戴,加兵部尚書銜,達到他政治生涯的巔峰。然而,在光緒廿年(1894)甲午戰爭爆發,吳大澂此時已年逾花甲,仍奏請出奏抗戰,負責京、津、榆防務;但因防禦失利,而被撤職。一八九八年,上諭又降旨將其革職永不錄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