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葡萄蠟嘴鳥
 
西體中用・象物凝神
文∣王彬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對十九、廿世紀中國畫壇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西洋繪畫的強勢介入,不僅有諸多學子走出國門,或遠赴歐洲,或東渡扶桑,學習和研究西方繪畫的長處,即便是一些致力於傳統繪畫的畫家,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西洋繪畫的影響。而也正是西洋繪畫中對造型重視的觀點,對中國畫中獸畜一科的重新崛起產生了重要的推動力。本刊學術總監湯哲明曾在其《中國花鳥畫通鑒.東風桃李》一書中特地化筆墨論述了民國時期獸畜畫科的興盛狀況,「(獸畜)這一題材的日漸復興,如畫虎、獅、馬、鹿、兔,還包括金魚、鯉魚等,絕非僅僅限與海上畫壇,而是興起於舉國的範圍之中,並且日益趨於繁榮,至今影響依舊廣泛。傳統的獸畜一科,由於需要專門的造型能力,故在元代廢畫院後全面衰退,明清作為畫壇主流的文人畫家,只是偶一為之。至民國,在文人趣味衰退、平民趣味興起的大背景下,這一畫科,得到了數百年一遇的振發契機……類似的因素,轉化到花鳥畫的領域,便促使了飛禽動物題材的興起,非但虛谷、任伯年皆因此而享大名,並且這一特色一直傳延至建國以後,乃至當代。畫家往往以專擅一種動物名世,影響大者如張善孖畫虎、徐悲鴻畫馬、齊白石畫蝦、黃胄畫驢,名頭小者如熊松泉畫獅、曹克家、陳蓮濤畫貓等,不可勝數……在鳥獸動物畫中充分運用西畫寫生的技巧這一特色,在後來北方的黃胄、王雪濤,南方的胡也佛、吳野洲等畫家的作品中,都體現得極為充分。」而本文的主角——劉奎齡(1885∼1967)正是此一時期北方的一位重要花鳥動物畫家。

劉奎齡是天津人,為晚清天津巨富「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劉家」後裔。所謂「八大家」乃指當時天津的八個豪門巨富之家,即:韓、高、石、劉、黃、楊、穆、張,其中只有楊柳青石家和土城劉家在津郊,其他均在城裡。劉家敗落後,所謂「八大家」又有了新變化,其中高、石和劉家被擠出,增補了卞、王、華、李家,雖共有九家,但仍統稱「新八大家」。劉家祖籍浙江紹興,先遷至安徽廬江,次遷至河北靜海(今屬天津),最後遷至天津南郊的土城,距離天津舊城大約廿多華里,時間大約是在清乾隆年間。劉家初至土城時經營油坊和糧食,積累原始資金後擴大了經營範圍,逐漸成為天津巨富人家。但是劉氏家族富足之後並不棄鄉入城,依舊世代居住在土城,一直過著「戴月荷鋤歸」、「雞鳴桑樹顛」的淳樸生活,這對劉奎齡的生活和藝術均產生很大影響。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14年6月號第57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