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清 鄒一桂 畫盎春生意 設色紙本 42.2×74.5cm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鄒一桂《小山畫譜》的立論與繪畫實踐

文∣姜又文 圖/攝影∣國立故宮博物院、本刊資料室

乾隆(1711∼1799)是歷代帝王中,特別具有士人、文人化傾向的一位君主,身邊不乏大批精於詩文、善於繪藝的文臣名士。鄒一桂入京城為京官約為乾隆七年(1742),時五十七歲,乾隆皇帝時年卅一歲,比鄒氏小廿六歲,兩人關係可說是亦師亦友。從乾隆潛邸時期的收藏中,就已有鄒一桂的花卉作品看來,他並不是登基以後才留意到這位多才多藝的大臣。鄒氏《花卉冊》圖成於雍正年間,未落「臣」字款,末冊有梁詩正(1697∼1763)代題「雍正甲寅(雍正十二年,1734)夏四月。寶親王題。梁詩正謹書」紀之,並鈐「寶親王寶」、「長春居士」印,裝裱精美,封面貼鄒一桂親自題寫「鄒一桂花卉畫冊」名條。是目前所見乾隆的書畫收藏中,最早的一件鄒氏作品。
鄒一桂為進士加身,並以精湛畫藝顯名宮廷,受知於高宗、躋身詞臣之列,但其文采未如錢陳群、沈德潛等高超精妙而入「五詞臣」。他也同時面臨清宮中西法畫風的流行,源於乾隆對海西畫法的欣賞,甚至有意推崇,促使畫壇形成一股「中西合璧」的繪畫風氣。在這樣的環境中,擅長傳統花卉畫的鄒一桂,勢必得定位出自己有別於其他詞臣、海西畫家的個人特色。除了擁有良好惲派花卉畫的基礎外,鄒一桂還具有對花草樹木精詳的考察能力,以及辨識植物的知識,加之入宮以後,供職禮部的他更能夠透過廣泛地閱覽,考證事物,確其名實,以達「雅正」之目的。
自五代北宋以來,畫壇以山水為主流,畫家立言著書多以山水畫理論為最,花鳥畫雖漸獨立成為一門畫科,歷來繪畫理論也不乏對花鳥畫科的關注,如《宣和畫譜》、《圖畫見聞志》等皆有所著墨。但真正將重心擺在花卉畫,並為其立說的,卻直至清代才由鄒一桂《小山畫譜》完成。目前所見《小山畫譜》最早的版本收載於四庫全書中,標題註有「紀昀侍郎家藏本」,推測應得自作者的手稿或抄本。四庫版卷上開頭第一段自序即標明「乾隆二十三年(1758)穀雨後書於巢書屋」,時鄒一桂七十三歲。《小山畫譜》分上、下兩卷,上卷可說是本書的精華所在,內容有三:一是詳論畫花卉的「八法」、「四知」;二是述說各種花卉生理觀察的「各花分別」;三是顏料加工要領及用色秘訣的「取用顏色」。下卷則偏向筆記形式,隨機紀錄自己片段的心得感想,有如治學過程劄記。乾隆廿一年(1756)閏九月,鄒氏曾承詔畫內廷洋菊卅六種,並蒙皇帝賜題,於是恭記花之名品、形狀撰為《洋菊譜》,此譜也一併刊行在下卷。

 
  全文請見《大觀》2021年1月號第13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