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清 禹之鼎 春泉洗藥圖 設色紙本 縱38.7cm 1703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禹之鼎〈春泉洗藥圖〉賞析

文∣姜又文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禹之鼎(1647〜1716)為主要活動於康熙年間的宮廷肖像畫家,本籍揚州府興化縣人,後寄籍江都。因揚州、江都古稱廣陵,故常於畫上自署「廣陵」人。康熙十九年(1680),年卅四歲的禹之鼎入京任鴻臚寺序班,併入值暢春園。禹之鼎一生留下的人物肖像甚多,這與他畫藝精湛、交遊廣泛,故皇親國戚、名公大臣、文人雅士無不前仆後繼,央其作畫有關。而這樣一位名滿京城又產量豐富的人物畫家,畫史對其之生平經歷、行跡事誼卻略為闕如,這或許與他長年供奉宮中,並作為為職業畫家的身分有關。
康熙廿一年(1682),禹之鼎以隨行畫家的身分,隨大清使團離京赴琉球,並於康熙廿三年(1684)返京,此時他眼界大開,也藉由此次出使的機遇加持,名揚中外,求畫者絡繹不絕,同時畫技更趨成熟。康熙廿九年(1690)至康熙卅四年(1695)期間,不堪畫債負荷的禹之鼎曾隨友人徐乾學(1631〜1694)南居洞庭五年,俟其再度返京後,他的人物肖像不僅更為活潑靈動,行萬里路、遍覽山水的經歷,也讓他鋒尖筆端流瀉而出的構圖空間、畫境情韻,更具滋味而有深度。康熙卅五年(1696)後,再度北返的禹之鼎定居於京,不僅有許多名流雅士請他寫照,更重要的是,在康熙卅七年(1698)前一、二年,他獲得與王翬等重要畫家多次合作的機會,或補景;或題詠,從中汲取更多山水經營、文學詩意的養分,畫技技步神速。重返京城的禹之鼎,自五十歲後至晚年離世,這段期間可說是他畫風臻於成熟、創作海量的鼎盛時期。
禹之鼎的人物肖像之所以能稱譽當時,除了他如實寫生的寫照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極擅長透過背景空間、特定情節與環境等,甚至是帶有象徵涵意的物件,指涉、突顯主人公的生命際遇與身分定位。尤其他山水、花鳥、仕女、器物等皆描繪精擅,與像主並置,畫風既不突兀且更添豐富意象及欣賞趣味。
〈春泉洗藥圖〉繪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現藏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時禹氏五十七歲,本幅像主為康熙廿七年(1688)進士史申義(1661〜1712),禹之鼎為其作畫時,史氏年約四十二歲。史申義,字叔時,號蕉飲,江南江都(今屬江蘇揚州)人。年十五,補諸生,以瓊花、霜鐘等賦名於時。與同里顧圖河(1653〜1706)同有詩名,稱「維揚二妙」。登第後從王士禛遊,與湯右曾稱王門「二弟子」。又為陳廷敬(1638〜1712)賞識,薦予康熙,與周起渭(1665〜1714)合稱「翰苑兩詩人」。據傳,史申義因多病,每與藥石為伴,故禹之鼎以春泉洗藥為題,為其作畫。
畫心左下角畫家自署「癸未(1703)長夏廣陵禹之鼎寫」,引首有海寧陳奕禧(1648〜1709)題「春泉洗藥圖」、「蕉飲老先生屬書。海寧陳奕禧」,款署「甲申(1704)中元」,顯示為成畫隔年陳奕禧受像主之託所題。此卷卷後還有多位文官名人於不同時間的先後題跋、題詩,依序為王士禛、陳廷敬(丙戌嘉平月,1706)、王鴻緒(丁亥八月,1707)、宋犖、劉巖、曹寅、汪士鋐、王式丹(壬辰九月,1712)、史申義、陳時夏等人,其中不乏如詩書大家王士禛、曾受康熙讚譽「寬大老成,幾近完人」的陳廷敬、史書文官王鴻緒,以及皇帝身側深獲榮寵的曹寅,顯示像主交遊之廣,交際圈非富即貴、有權有勢。細觀這些前輩友朋詩文,多半讚詠史氏文采過人、才華洋溢,並深寄祝語希望他盡快康復、壽齡益長。
然生老病死總是人生躲不過的課題,像主史申義自謂棲霞長老,他在過世的那一年─康熙五十一年(1712)九月初二日自題〈春泉洗藥圖〉三首,特引多種藥草名稱,詩畫交融、別有意境:「一道清泉花底橫,筠籃湔滌藥苗馨。三椏葠(人蔘)葉和煙潤,五色芝(靈芝)泥帶水靈」、「珠兒(珠兒蔘)十二斤難覓,枸杞根邊見犬形。千花旖旎釀香泉,百藥繽紛出玉田」。史氏雖久病多時,但卻未因此頹喪,而是口氣輕鬆地說:「誰憐寂寂人長病,錯料珊珊骨是仙。正值東風好時節,泥人情味藥爐邊。當日三春百花節,攜將靈藥一稜畦。明宵九月初三候,吟寫清秋七字詩。四序洪爐驚代謝,一身藥裹費搘持。匡時無補絲毫事,雙闕鈞天空所思」,流露參悟生死、平靜曠達的體悟。

 
  全文請見《大觀》2022年2月號第149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