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臨宋人桃花鴛鴦圖 1942
 
梅景及門・香飄海外
文∣王 彬 圖/攝影∣ 本刊資料室

小議張守成的藝術

民國時期的上海畫壇,尤其是一九四○年代前後,除了出現藝術院校,一些在上海畫壇已經成名立萬的畫家開帳收徒,後來中國畫界湧現出的一大批實力派畫家中,有不少正是出自這些畫家門下,其中較著名的有趙叔孺的二弩精舍、馮超然的嵩山草堂、鄭午昌的鹿胎仙館、張大千的大風堂及吳湖帆的梅景書屋。嵩山草堂門下有張穀年、鄭慕康和陸儼少,鹿胎仙館門下則有陳佩秋等人,大風堂門下亦湧現了如何海霞、胡若思、田世光、慕淩飛等人,而吳湖帆的梅景書屋門下更是人才輩出王己千、宋文治、俞子才、朱梅邨、陸抑非、徐邦達、張守成、董幕節,無不各擅勝場。徐邦達、王己千得吳湖帆書畫鑑定方面真傳,成為一代集鑑賞、收藏大家;宋文治、俞子才則於山水畫領域,在繼承其師的基礎上生發己意;花鳥畫方面,陸抑非和本文的主角—張守成當屬此中翹楚。

張守成,幼名競新,一九一八年三月十八日出生於上海莘莊鎮北三里西河濱。其祖父張虞畊是清末秀才,著有《西河草堂詩集》;外祖父秦硯畦是清末舉人,為上海浦東陳行鎮望族秦伯直系後裔。父親張銘西善於經營,是當地的富翁,故此張守成家境優越。其幼年即喜好繪事,大約在五歲的時候曾用毛筆勾畫掉落竹葉的形狀。其在繪畫上真正啟蒙老師的當屬家中延請的一位畢業於松江師範學校的聶姓女老師,及祖父買給他的縮小本《芥子園畫譜》,張氏於課後業餘時間拿毛筆對著畫譜勾畫,而後祖父見其喜好繪畫,便又買來《馬駘畫譜》供其臨摹,就此逐漸培養了他在藝術上的興趣。一九二九年,張守成十一歲,考入上海大南門外的民立中學,尤其他既對美術非常有興趣,加上又有一定的基礎,所以他的圖畫課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但是圖畫老師曾對他說過一句話,「你的畫畫得太好了,但我只能給你九十九分,因為藝術是無止境的,再好也不會一百分。」此話讓他銘記一生,始終堅持在藝術上不懈努力。

一九三六年,張守成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一開始學的是西畫,也兼習圖案和中國畫,並且通過同學孫更貫的關係認識了當時在國畫系任教的陸抑非,於是隨陸抑非學習中國畫,且在第二年開學後轉入國畫系專攻中國畫,當時在校的國畫老師有謝公展、諸樂三、顧坤伯、汪聲遠等名家,應該講,張守成正是緣此才走上了專攻中國畫的道路。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13年1月號第4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