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香草潤珠 水墨紙本 1879

記清末民初老而彌堅的女畫家吳淑娟

文∣周芳美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一八五三年,太平天國軍攻克南京,曾國藩開始在湖南編練湘軍,在這個中國遽變的時期,吳淑娟誕生於安徽歙縣的讀書人吳鴻勛的家中,繪畫受其父啟蒙,直到她於一九三○年逝世前,一直是杭滬地區最活躍的女畫家,其潤格也是上海鬻畫最高價者之一。近年來女性藝術家的成就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學界不乏對其的研究成果。但是,從大陸的碩士論文,到宋夏蓮博士二○一六年完成的加拿大約克大學的博士論文,都是從教育、社會和國際藝術界的角度來討論此時期中國女畫家的地位改變,較側重於吳淑娟身為女性藝術家所傳遞的時代意義。其中,宋夏蓮認為吳淑娟的藝術創作仍如過去的閨秀畫家一般,承自家學,是由其子唐熊(1892∼?)利用義賣活動引起外國人的興趣而達到顛峰,宋夏蓮舉同時期的另一位女性畫家金章(1884∼1939)作為類比對象。金章是民國時期重要官員和京津畫派要角金城(1878∼1926)之三妹,自幼隨其兄長習畫,曾在上海教會學校上過學,兩次出國,精通英法語。宋夏蓮認為吳淑娟的出身和成名方式雖和金章完全不同,但是兩人仍屬於傳統閨秀畫家。這種類比很容易讓人忽視了畫家的繪畫能力和當時藝壇上興起的新風潮,其實一個畫家之能夠被肯定,應該是本身擁有精湛的畫藝,而非僅是性別上的優勢或是商業炒作即可成名,故本文將補充吳淑娟藝術養成和成就的證據,還原她在當時受推崇的藝術技能和真正原因。
一九一五年時,唐熊為其母出版過中英文對照的圖錄—《中國近世女界大畫家吳杏芬畫》(Chinese Paintings by MadameWu Hsing-fên, the Most Distinguished Paintress of Modern China),共收錄二幅彩色和卅九幅黑白珂羅版圖版,有紀年的作品最早為一八六四年,最晚為一九一二年。書中中英文的介紹文章是由陳國權撰寫,內扉有英國駐威海衛專員駱任廷(James H. S. Lockhart,1858∼1937)的題詞和楊逸(1864∼1929)撰寫的〈唐母吳太夫人畫史〉一文。楊逸是一九一九年《海上墨林》一書的作者,活躍於當時的上海畫壇,也常為人作傳。雖然吳淑娟後來並未被他收入《海上墨林》一書中,但是他當時願為吳淑娟寫傳,應是肯定其成就的。楊逸為之傳云:「父子嘉先生諱鴻勛,為邑中耆宿,曾文正公極契重之,佐曾幕者有年。文章經濟既為世所推崇而於畫學尤深邃,所畫蘭竹往往獨出心裁,不繩於古法,稱寫生妙手。太夫人(吳淑娟)生而敏慧,先生愛之逾恆常,故自幼即承庭訓,盡得真傳。少長,益復肆力於六法,超凡絕俗,遂有青出於藍之譽,子嘉先生亦自歎弗如焉」。從中可知吳淑娟的繪畫啟蒙者正是其父吳鴻勛,她的父親曾擔任曾國藩的幕僚,以畫蘭竹聞名。萬正中的《徽州人物志》對吳父生平有更詳細的考證,他曾考上舉人,在曾國藩幕僚任內不久,即因丁憂回到故鄉歙縣大阜。同治年間到上海鬻畫為生,晚年則移居杭州:「善畫蘭竹。宗夏昶,筆意秀逸。書學梁同書(1723∼1815),幾欲亂真。間作花果,超脫近白陽山人(陳淳)。晚年久居西湖僧院,流連雲梅韜光,以其產竹多故。善藝蘭,傳種不下百十本。豪於飲,每值夕陽西下,偕吳廷康、沈瘦鐵同道買醉湖濱。卒以中風不起,終年六十八,葬於杭州四眼井」。
綜觀吳淑娟的花卉蘭竹風格未曾侷限於寫意秀雅一派,不少是工筆精細一路,楊逸文中也提及吳淑娟年紀稍長後,可以得到更多的繪畫指導,讓她青出於藍。第二段引文中提到的吳廷康(1799∼1873),其人精於金石考據,善刻竹,偶寫蘭竹,任官浙江數十年,是何紹基的至交。筆者尚未查得沈瘦鐵的生平,但有資料說他亦擅於繪畫。由此可見吳淑娟除了秉承家學外,亦能夠憑藉其父的人脈向當時的名師學習或借作品臨摹。
〈香草潤珠〉手卷為吳淑娟廿七歲(1879)所作,圖高僅十二公分、寬一三四公分。卷末自題:「小竹畫意自古有之,從未見有寫小蘭者,因思小竹可畫,則小蘭亦何不可畫?特擬諸先輩法,寫成風月雨雪四段,聊以遣興。光緒己卯(1879)嘉平中旬,瑞雪初霽,硯冰方釋,爰志數語於卷末。杏芬女士吳淑娟寫於吟花閣中」。這幅縮本以連緜的構圖呈現出隨風搖曳的盛開叢蘭,掩於雲霧,月下生輝,最終化為雪中殘葉。擬用的技法有吳鎮的禿筆短披麻皴,以及趙孟堅柔中帶剛的一筆蘭葉等。當時,不少滬杭兩地的書畫家曾應其夫唐光照之邀,為此作題字,引首有何維樸(1844∼1925)題「香艸潤珠」楷書,楊峴(1819∼1896)題「寫蘭妙品」隸書。此外,當時被目為吳門傳派的重要畫師陸恢(1851∼1920),也在其跋中特別盛讚其構圖與用筆之協調出眾,甚至自謙自己用筆不如吳氏精湛:「夫人作縮本叢蘭,媵以山石,其離披掩映之態固自風晨月夕雨餘雪後得之,恢從事於此多年能領其趣,特筆不能到耳,讀此不勝佩服,因書以志之」。一九○三年,吳昌碩亦有跋盛贊吳淑芬得:「仲圭(吳鎮)墨趣」和「離騷千古意」,畫中之蘭有遺世獨立之意。

 
  全文請見《大觀》2023年6月號第165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