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王國財與流沙箋

國寶抄紙名家王國財專訪

文∣鄭椀予 圖/攝影∣王國財

歷經卅年的手工造紙研究,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手工造紙實驗室研究員王國財成功將古代文獻中提及的澄心堂紙、金粟山藏經紙、宋羅紋紙、梅花玉版箋、如意雲粉箋、磁青蠟箋……等重現於世,試圖展現中國古紙樣貌,成果斐然。

入古出新

王國財研製手工紙的方式是由古代文獻的蛛絲馬跡中尋找關於造紙資料,再試圖結合現代科技加以還原。這些造紙文獻零星散布在文人的閒居散記,或科工方面的書籍當中,藉博覽群書去找尋相關資料,例如: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等。《文房四譜》寫的是筆墨紙硯,其中有一卷專論造紙及其相關情事;而《天工開物》的〈殺青〉卷,則描述了竹紙、皮紙的製作方法及造紙的五個程序:斬竹漂塘、煮楻足火、蕩料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焙乾。除此之外,他也會從古詩詞及文學著作,如蘇東坡、黃山谷的題跋中尋找造紙資料。有些文獻即使只有寥寥數行,但已將其製作方式與紙張特性的精髓表露無遺。例如:流沙箋,其實在《文房四譜》的記載中只有短短一百多字,但作者將製作的材料、方法、環境甚至心情等都記錄下來,對王國財研製流沙箋具重大參考價值。

然而大多數的文獻,其實並未記錄該紙用什麼材料製成或如何製作,只簡略的提及紙品名稱或紙的歷史,所以在研製的過程中,有時免不了得「望文生義」。

例如:鴉青紙,純就字面解讀,大概可以想像紙品色相應該是如烏鴉般接近黑的青色;但也不是每一種紙都容易望文生義,如:金粟山藏經紙。過去曾有媒體這麼描述王國財:「只要是他看過的紙都能做出來!」對此王國財強調,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由古紙的成品還原它的製作成分以及製作過程,還需要經過一些科學儀器的分析,例如:國家圖書館曾提供一些敦煌卷子的紙樣碎片供試驗分析;他在研製完成後,再帶著抄好的紙樣去調閱原件作比對,比較其外觀,如︰色相、表面肌理甚至觸感等。但並不是每一種古紙都有殘片可供分析比對,因此若無法分析它的成分組成,就必須靠學理基礎及實務經驗反覆推敲試驗。

他說,這有些像廚師做菜一樣,當你對於製紙所使用的各種材料特性、工序熟稔之後,無論是由文獻中將古紙還原,或仿製現存古紙,都比較容易在實驗中得到想要的結果。退休前幾年是王國財研發各種紙品特別得心應手的階段,那是因為他長期研究及實務經驗累積的結果!

 
  全文請見《大觀》2012年6月號第33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