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明 錢貢 林下煮茶圖
 
明代吳門文氏一系書畫發展與傳承
文∣張飛鶯 圖/攝影∣張飛鶯


吳門畫派乃是明代具有鮮明地域性特色的繪畫流派,在其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於起主導作用的明四家(吳門四家)們旗下,又陸續衍生岀一系列不同繪畫特色的小畫派,成為該畫家群體的共同組合元素。他們以各自創派的領袖為標幟,確立了有別於同地域其他流派的發展方向和繪畫特色。文徵明作為沈周的弟子,繼師逝後又續活動五十餘年;開創了吳門畫派的新局面,堪稱一代旗手。其眾多後裔門徒中人才輩出,除文氏子嗣五十餘人外,尚有學生私淑若陳淳、王寵、謝時臣、居節、陸師道、陸治、王穀祥、彭年、黃姬水、周之冕、錢谷、周天球、錢貢、朱郎、孫枝、陸士仁、朱鷺、沈碩、沈枝、李芳、徐宏澤、程大倫、張堯恩、嚴賓、張允孝、王皋伯、璩之璞、黃昌言、陸昺、王孟仁、王元耀、王穉登、陳裸、張宏、邵彌、汪恭等卅餘人均聞名於世,片紙寸楮人皆寶之。匯聚成蔚為大觀的文徵明書畫流派,並演變成明代民間藝壇的主流。

此派書畫家主要活動於明代中晚期的蘇州地區,他們大多聚集於人傑地靈的吳門一方;易書鬻畫,廣置田產、築居園林、延納賓客。在雅集小聚且彼此詩文唱和、書畫贈答、收藏鑑賞、品酒茗茶等,共同沉浸於優雅閒適的吳趣生活之中。但卻又於不知不覺中通過廣結聲氣相通的蘇州、無錫、太倉、松江、蘇熟等近鄰、乃至天下各地的名士好友。遂令人醉心的吳地書畫意韻和文家筆法在丹青切磋及詩文酬答中,使作品風格趣尚相習薰染。逐漸風靡江南,爭鳴於天下。影響遠達清代,繼而載入書畫史冊。澄懷言志寄詩書文徵明在書法史上以兼善諸體聞名,尤擅長行書和小楷。其書法雖無雄渾的氣勢,但風格穩重老成。蘊含著溫潤秀勁的儒雅之氣,具晉唐書法的謹嚴矩度而不乏意態生動之風致。作為「吳門畫派」的領袖人物,文徵明對吳門書風的影響很大。吳門作家的書法大多產生於文人雅士們閒居聚集之時,在品茗小酌的清談酣適之際,乘興賦詩酬答、揮毫題畫留墨。傳下了許多幅珍貴的尺牘書翰,令後人賞讀不盡。

王寵(1494∼1533),先本章姓,字履仁;後以父嗣王遂為姓。改字履吉,號雅宜山人。長洲人,唐寅姻親(子娶唐女),與文徵明交善。仕途不佳,八試不第;僅以邑諸生貢入南京國子監為太學生。博學多才,著有《雅宜山人集》。工詩文書畫;兼擅篆刻,放意山水,花鳥靈逸。精於書法,諸體皆能而以小楷、行、草最為擅長,書法道正功深,端莊古雅。以韻寫拙,依拙取巧。法度情性俱在,風格婉麗遒逸。一掃臺閣書風的僵極刻劃之習而獨標其格。享有盛譽,與祝允明、文徵明並稱「吳中三家」之一。《草書五言詩》(款署「王寵」,鈐「王履吉印」、「雅宜山人」、「華南」、「江寧胡氏考藏金石文字」、「姚」、「時廬心賞」、「楊峴信印」、「李」、「子思」印。)─「筆裡紅櫻院,翩翩舞轡來。江山窺隱見,雲物指昭回。石竹開棋局,天花送酒杯。秋光滿吳楚,萬里一登臺。」結構停勻內含,體勢寬博平穩,筆墨堅實挺拔,線條清晰可辨,轉折強健有韌,氣息落拓蕭散。既有魏晉時期王氏父子風華俊麗、遒逸疏爽之姿,又具初唐時期虞世南的氣秀色潤、外柔內剛之氣。而超越藩籬更見沉穩老竦,通篇不著意安排,不措意巧拙,疏灑跌宕,剛柔相濟。所吟之詩、所抒之情與所書之神融為淡蕩清風,迎面而來,給人以逍遙曠適之感。沒有通常草意纏繞的連綿之勢,而是如章草般基本上字字獨立,筆斷意連。凝重洗練的點劃之間互不相連,俐落少而有連筆牽絲。甚至一字以內,筆劃亦以斷為主,其中摻以楷法的筆劃,將流暢的草書以稚拙的離斷形式從容不迫地信筆寫來。沉鬱蘊藉,張馳並用,不激不厲,縱寓自如。巧而不媚,暢而不滑;於凝重收斂之中更具內在的張力,呈現了中晚成熟的風格。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108年6月號第117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