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江兆申 夏山清陰圖 1993
 
江兆申〈夏山清陰圖〉賞析
文∣李思潔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書畫同源,是中國藝術中最具特色的創作哲學。這句話可以單純地以中國人寫字、繪畫皆是使用紙、筆、墨、硯的媒材層面上解讀;亦可以深入地探討書法中的運筆、法度、風格是如何地被畫家運用於繪畫創作上。同時,畫家是否具備文人身分,是否表現出了符合文人審美觀的美學思考,有時也以此為原點出發。
江兆申年輕時因仰慕溥心畬而拜入寒玉堂門下,溥心畬對他的教導並不著重於繪畫上,而是由詩文入門,以傳統文人的教養為基礎,要求他讀古文、寫書法。江兆申一直以來筆耕不輟,其晚年的畫風改變,除了因年齡、閱歷的增長,他臨習石鼓文而產生的筆性、風格變化,亦是關鍵之一。
江兆申曾自述他的習篆過程:「我其實沒寫過篆書,小時候因為刻印章,所以照描並不算真寫。後來看到書上說鄧石如在八年之內寫了二十三種字帖,每種至少幾百遍,自己檢討,才覺得自己的功夫實在沒有古人下得深。後來再看吳昌碩的字,看他的石鼓,有一種慢慢喝烈酒的感覺,才下定決心寫石鼓,硬是扎扎實實的寫了三百多通」。江兆申早年曾以為人抄書、篆刻支撐家計,因此對於篆書的接觸甚早,早年對於篆書的認識可能來於《說文解字》、《繆篆分韻》或是清末民初印人的作品,又因篆刻布稿多為漢印篆式,因此風格多以漢篆為主。
而在清代的篆書家中,江兆申首推鄧石如(1743∼1805),除了有感於鄧石如用功之勤,更強調他的臨摹不以逼似古人為原則,走出了自我面貌,進而影響後學:「他力求古人書寫當時筆行紙上紙墨相應瞬間意象之鮮明,於是漢碑當學為上石之前的意念油然而生。因此他的篆、隸作品,在形貌上並不一定和古人逼似,但他的用筆卻骨肉相連血脈旺暢虎虎而有生氣,在篆隸方面形成一種新的突破」。
除了鄧石如,江兆申也對清末幾位篆書大家作過點評:「吳大澂書,結體正大,行筆流暢,其劣者不免於率易;楊沂孫筆力週至,風霜老成,結體極為謹嚴,至於雍容大度,不能不稍讓於吳;黃穆甫綜兩家之長,時取勢於大篆,益之以齊整,力足以成鼎足。三人相較,則楊特饒?矱,足為規式」,可見他對於篆書前輩的用心學習。
隨著江兆申來臺後參與書畫社團,與同好交遊的過程中,彼此互相影響,對於篆書的認識亦更上一層樓。在一九六五年一件雅集作品中,可見到他的篆書用筆線條圓潤,流暢婉轉,與早年以漢篆為主的方折用筆已然不同。據學者研究,認為此時期江兆申書風與師友之間的曾紹杰用筆相似,兩人於海嶠印集相識,可見書畫同好間的交流影響。
隨著不斷臨寫,江兆申也將石鼓文的風格內化,據許郭璜的分析,江兆申的石鼓臨寫「剛開始臨寫時形體近似,忠實地追求原蹟的筆意,等到百通以後有了明顯的變化;結體稍長且更為結實,筆法也趨於厚重圓渾,將自我的風貌呈現出來」。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1年3月號第138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