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清 石谿 山水冊 設色紙本 各31.8×65cm 大英博物館藏

新見的三件石谿山水

文∣朱萬章 圖/攝影∣朱萬章

石谿法號髡殘(1612∼1673),俗姓劉,號電住道人、天壤殘者等,湖南常德人,長期流寓江蘇南京。其畫以山水見長,偶亦擅人物、花卉。在清初「四僧」(原濟、朱耷、弘仁、石谿)中,石谿是唯一因宗教信仰而落髮為僧者。筆者在撰寫《石谿》一書時,曾對其作品做過全面梳理和校訂,算是對其傳世的作品有所瞭解。近日獲悉中國國家博物館近年新入藏一件〈山中閒遊圖〉。同時,筆者在參與編撰《海外藏中國文物精粹•大英博物館卷》時,亦獲悉該館也藏一件石谿《山水冊》。而不久前在嶺南微珍園,亦獲觀一件〈崒屼淩霄圖〉。此三件石谿山水均係寫《石谿》時未曾寓目,且都為盛年力作,現不妨記錄其觀感,以志鴻爪。
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山中閒遊圖〉為設色紙本,縱五十五•五公分、橫卅五•五公分,作者題識曰:「辛丑十月,時公遠入山之二次也,攜山水一卷,又留余二小幅,超然絕塵,莫可謂以煙雲供養老僧矣,然意頗不肯空手而歸,余亦山中筆,素不能對客揮灑,乃搜得壞紙堆中得此,少許,公遠出望外,老僧敗闕不少,相視而笑,石道人題」,鈐朱文聯珠印「介」、「丘」和朱文方印「石谿」。
「辛丑」為清順治十八年(1661),時年作者五十歲。此圖構圖繁密,層巒疊嶂,草木蔥鬱,以焦墨皴擦,赭色與淡墨渲染山石,濃墨點苔。雖然密不透風,但依然可見清晰的路徑、飛瀉的流泉、山間茅亭以及溪流行旅。在粗獷中猶見細筆,謹嚴中不乏灑脫。據作者題識可知,此畫乃其在山中以「壞紙堆」中得之,或為遊戲之筆,但從畫面及氣韻看,非但沒有意筆草草之嫌,反而得江山之助,融山間氤氳之氣與胸中丘壑於一體。
清人錢杜(1763∼1844)在其《松壺畫憶》中評石谿的山水,「蒼渾淋漓,驚心駭目,特過於求縱橫之氣,未免近獷」。在此圖中,就可見到這種粗獷的面目,這也正是其特色之處。作者寫此畫之時,正是壯年,畫境漸趨成熟。在同一年,我們還能看到他作有〈禪機畫趣圖軸〉和〈仙源圖軸〉(均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等畫,風格迥然有別。〈禪機畫趣圖軸〉構圖疏朗,純以淡墨為之;〈仙源圖軸〉亦疏落有致,但多以淺絳渲染山石,而〈山中閒遊圖〉則更趨近於晚期的主體風格。在同一年所表現出的不同畫風,或可見其藝術演進與探索的痕跡。

 
  全文請見《大觀》2020年11月號第134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