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相關文章
(左)〈自由中國號〉模型 (右)於美國聖安東尼奧市藝術博物館舉辦「中國玉器五千年」展

張譽騰館長談史博館定位轉向及策展策略

文∣李思潔 圖/攝影∣國立歷史博物館

原本預訂八月即將展出的「大千奇蹤」展覽,時間意外地往後移了許多。作此決定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館長張譽騰表示,將展覽延後展出當然是不得已的決定,但考慮到史博館「為了更好」,將展覽延後仍是必要之舉。

「大千奇蹤」的擴展

過去史博館曾舉辦了近廿次相關於張大千的展覽,與四川省博物館的合作也並非首次,如何給觀眾不一樣的觀展經驗。張譽騰說,之前和策展團隊討論時,便提到了這個問題,不能老是做同樣的作家、同樣形式的展覽。另一方面,展覽主軸原先預計呈現張大千的行跡,故名為「大千奇蹤」;但合作的四川省博物館及首次來臺展出張大千作品的吉林省博物館,館內藏品各有特色,卻無法涵蓋大千一生的所有行跡。因此除了呈現大千部分遊蹤,會更加著墨在三館的館藏特色上。

和內容的修正相比,展覽形式上的突破似乎是較易達成的。國外不少科學性質的博物館,都在嘗試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展覽。相對於此,史博館的展覽仍停留在將展品擺出、展示的傳統方式。館方一直有試圖突破的想法,先在二○一○年「英雄再起─大三國特展」時,便以浮空立體呈像、擴增實境和裸眼三D的影像技術,投影出孔明羽扇綸巾、夜觀星空的瀟灑模樣,讓展覽不只是靜態的文物,也有動態的影像,增加了展覽和觀眾的互動性。由此為發想,在「大千奇蹤」中加入科技面的呈現,並非不可能之事。

然而,由於此展將會在三個合作館內巡迴展出,關於展覽內容、展示方式亦需要考慮各館的空間配置,整體計畫因而需重新擬定。因此未來將會如何執行,只能請觀眾期待,並期許這樣具實驗性質的改變,可以拓展並開啟史博館的新面向。

博物館的定位

「大千奇蹤」展覽方向的調整,僅是一個近程目標;對史博館的策展團隊來說,如何以此展開啟史博館的新局面,是更希望能達到的遠程目的。張譽騰不諱言,日前文化部的成立,對於史博館而言,亦是一個新的開始。現在史博館歸於文化部管轄,不光是上級單位的轉變,更為直接衝擊的是「定位上的問題」。「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三館,在過去常常讓人混淆,張譽騰笑說:「甚至連郵件都會送錯!」而博物館的定位亦非只是名稱上的不同,應該考慮到博物館發展的過程、館內累積的藏品來重新思考博物館在新的時代有什麼樣的定義。

 
  全文請見《大觀》2012年8月號第35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