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潘琪 梅花仕女
 
嘉秀畫人・海派先聲
文∣王彬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在研究海派繪畫時最重要的一本資料書,就是蔣寶齡的《海上墨林》。該書的體例將「邑人」和「寓賢」分開論述,其中「寓賢」的數量明顯多於「邑人」,且籍貫大多為江蘇、浙江、安徽三省,而陳振濂〈海派繪畫之社會學研究〉一文則是就海派畫家群體的地域、籍貫、關係作了一定的梳理,並且指出浙江籍的畫家在海派畫家群體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當我們再進一步瞭解就會發現,即便都是浙江籍的畫家,然而他們寓滬的時間有早晚,在上海成名的時間也有交叉,最主要的是他們的繪畫風格有著天壤之別。整體來說,我將早期在上海活動的浙江籍畫家分為兩大類,一是以張熊、周閑、蒲華為代表的嘉秀籍畫家,其中較早赴上海寓居並取得成功的當屬張熊(子祥),其後到滬的許多嘉興籍畫家都得益於張氏的大力揄揚,最著名者當屬朱熊、朱偁兄弟;第二類則是隨著任淇、任熊、任薰及任伯年陸續寓滬,而成為海派繪畫中另一支重要流派,即山陰任氏一脈,雖然他們大多亦為浙江籍,但風格卻與張子祥等畫家存在差異,這是由於浙東和浙西歷來受吳、越兩種不同文化影響之故。然而,後來隨著周閑和任熊的交往,使得兩派的藝術風格漸漸有著相互融合的趨向。

我們對任熊、任薰及任伯年瞭解較多,對鴛湖畫派卻有所忽略。其實嘉秀籍寓滬的畫家很多,時間上也早於山陰任氏一脈,對海派繪畫的影響也大於山陰任氏,所以梳理一下嘉秀籍畫家群體,並使讀者對這股早期海上繪畫的重要力量有所瞭解,有其必要性。

在很長一段時期裡,蘇州、紹興一直是吳、越文化的中心。五代時期,吳越王錢鏐建國,定都於緊鄰錢塘江的杭州。杭州的地理位置處於浙東、浙西之間,對於吳越文化的影響兼而有之。至南宋定都杭州後,杭州逐漸成為吳越文化的交融交匯之地。明代以後,原浙西地區被分成二塊,其北部屬於南直隸(後為江蘇省),南部杭州、嘉興、湖州與浙東等七州府組成了浙江省。杭州既是首府,不斷吸納浙東人口,在文化上受「浙東因素」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浙江本來地兼吳越,在文化上是吳越文化,但越到後來,吳文化的影響越弱,越文化的影響越強,而地處浙江北部的湖州、嘉興兩地,受越文化的影響相對較小。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15年9月號第72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