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程璋 紅梅雙犬圖
 
犬踏紅梅喜氣盈
文∣李思潔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滿清生活中的狗
使犬文化
狗,極早便與人類一同生活,於戰國時代,便已有形容「雞鳴狗盜」之人,協助孟嘗君逃離秦國。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清朝,其祖先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以採集、漁獵作為主要的經濟生活。因應當地寒冷且結冰期長的天候,狗是他們常利用的運輸和生產工具。宋人周密的《癸辛雜識》中便記有北域五國城「其地極寒,海水皆冰,自八月即合,直至來年四、五月方解。人物行其上,如履平地,站車往來,悉用四狗挽之,其去如飛」。五國城位於今日黑龍江省依蘭關城的西北部,當時的女真人已充分賞握馴狗技術,使之投入經濟生產活動當中。《清朝文獻通考》中,自寧古塔「截東七百餘里,外沿松花江、大烏拉江、直至入海處兩岸,為赫哲費雅哈部所居,其俗不知耕種,以捕魚為生,其來往行獵,並皆以犬,即所謂使犬部也」。滿洲獵犬的聰穎讓漢人印象深刻,明人蕭大亨《夷俗記》中便有驚嘆:「犬不甚大,而其性更靈,牧則藉以守,獵則藉以逐,有獸被矢而走者,犬追之不獲不止。其發縱指示,動如人意,故虜貴犬也」。

滿人入主中原後,並未放下原本圍獵的生活習慣,反而納入宮中行事,作為軍事演習的一環:「夫英明汗素好行軍伐獵,故治軍治獵,制定法令」。於清宮內,內務府設立養狗處,有專門人員飼育犬隻,作為隨圍進哨之用。紫禁城內外都有提撥場地,作為飼育狗兒之用。然而,文件檔案中,康、雍二朝官方檔案上並未有養狗處的紀錄,至乾隆朝才略見其沿革。事實上於文獻上,康熙朝可見狗房、犬房、御犬處等稱呼,但所指皆是同一處,此眾多名稱是由於今人翻譯滿文所造成的不一致。而至乾隆朝時,將養狗處單立條目,明載人員編制,置於內務府下。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18年2月號第101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