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方人定 採荔圖
 
嶺南新風
文∣李思潔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嶺南地區的早期藝術發展甚少被文獻中提及,由於多數的文獻仍以中原地區作為主要論述對象。在清末之前,僅知幾位藝術身出身嶺南地區:林良(1416∼1480)為南海人,擅長水墨寫意花鳥;李孔修為順德人,善寫禽鳥動物;張穆為東莞人,長於畫馬;石濤(1642∼1707)為廣西人,山水、花鳥皆能,尤長於山水。
清代足不出嶺南、而藝名享譽海內者,可以人物畫家蘇六朋為代表。蘇六朋是廣東順德人,字枕琴,別號怎道人、怎叔。蘇六朋早年的從藝經驗是他至羅浮山讀書並學畫,但他在羅浮山的時間並不長,大多仍是於廣州活動,以賣畫為生。當時廣州較為繁華的城隍廟地區是他的主要活動場所。此外,他還長期在石亭池館開館授課,傳世作品中亦有不少是作於此地。
蘇六朋的作品中以人物畫最具有代表性,無論使用工筆或寫意技法,題材是市井小民或是歷史人物,皆有所作,風格多樣。他所做的〈十八學士圖〉為古典人物畫題材,典出唐太宗為秦王時,設立文學館,徵聘博學儒士為參謀。登基後,命宮廷畫師閻立本繪十八學士圖像,以昭顯自己禮賢下士之德。而在明代以後,士人們流行於園林中集會,進行書畫器物的品鑑,營造出「閒雅好古」、富有美感的生活方式,因此「十八學士圖」成為頗為流行的畫題。蘇六朋筆下的〈十八學士圖〉是一件工筆之作,在直軸的畫面上,文士們分區進行不同的活動:由前而後,分別有文士們寫字、讀詩、賞畫、彈琴,周遭的園林描繪工細,高聳的太湖石及樹林由後方的石屏後伸展出來,形成錯落有致的畫面。這類型具有典故的人物畫,得以滿足消費者追求美感、培養雅好的心理需求,因此富有市場吸引力,也成為人物畫家所擅長的項目之一。
在蘇六朋的詩中,已可以看出他在當時已享有畫名:「讀書有得頗見道,無世無緣思避名」、「得意之作不輕贈,盛名所推難苟同」,說明他已得到了社會普遍承認,不如後來研究者所說生前冷落。蘇六朋的作品,雖然不免在因應市場需求下出現程式化的趨向,但也反映出他在構圖及色彩的使用上,得到市場的認同。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107年11月號第110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