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清 鄧石如 隸書七言聯 安徽博物院藏
 
論清代鄧石如的書法篆刻藝術
文∣張飛鶯 圖/攝影∣張飛鶯

清代中葉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劇變時期,書壇呈現出奇姿異態的繁榮景象。綜觀清代書法諸家,鄧石如正是其中一位富有創新精神的書法家和篆刻家。其真、草、隸、篆無一不工又以,隸篆功力最深,影響最大。
鄧石如書法四體皆工,最大成就則在於篆書。他精研三代秦漢文字,吸收秦李斯、漢碑篆額及唐李陽冰等體勢筆意,兼收並著,又創造性地將隸書筆法糅合其中,雄渾蒼茫,臻於化境,引領了清代篆書的大發展,至今仍被學篆者奉為圭臬,對篆書的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鄧石如的隸書兼有三國及北魏書風,用篆籀之筆略摻行草之意,以篆意寫隸,又佐以魏碑的氣力,其風格自然獨樹一幟。體方勢圓,緊密遒古,中鋒運筆,逆入平出,遺貌取神,磅?飛動,成為清代繼鄭簠、金農之後的一代隸書大師。
他的楷書沒有從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晉南北朝體勢,方筆居多,間用隸法,結體平穩疏朗,風格整肅秀逸,能與歐、褚暗合,與當時雍容華貴的館閣體判然異途,在學習和繼承傳統方面,開拓了更加廣闊的途徑,表現了勇於探索的精神。
行草書則揉入了篆隸和北魏書意,翻轉持重,方園兼行,遲留澀進,空靈暢達,打破了帖學行草圓熟平順的法度,給當時帖學流行的書壇新增了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篆刻則得力於書法,蒼勁莊嚴,流利清新,一洗過去刻板拘謹之風,匯陰柔與陽剛於一爐,在凝煉蒼樸的鑄鑿之刀中熔入柔毫長鋒的韻味,能夠達到「書從印發,印從書出,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境界,衝破當時只取秦漢的侷限,使印壇面貌為之一變,世稱「鄧派」(皖派)。
鄧石如在中國書法、篆刻史上均占有重要歷史地位。一生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書法珍品。僅《鄧石如書法篆刻全集》即收有篆書四十九件、隸書四十五件,楷書十四件,行草十八件,篆刻二四九方、邊款八十四枚,成書一千兩百頁。安徽博物院亦藏有其書法廿二(五十六)件套,其中不乏珍品、絕筆之作。
鄧石如(1743∼1805),原名琰,因避嘉慶(顒琰)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完白山人、古浣子;生平喜壯,自稱游笈游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等。安徽懷寧縣人。
他出生於寒門,祖、父均酷愛書畫,皆以布衣終老窮廬,社會地位低下。父親只是一個鄉村教師,九歲時隨父在私塾讀過一年書,十歲便因家貧輟學。後以采樵販餅糊口謀生,同時在其祖父(庫邑生)、父親(私塾師)的影響下,於艱難困頓中堅持自學,摹仿漢人印篆及隸書。十七歲寫篆書嶄露頭角,並開始了靠寫字、刻印謀生的藝術生涯,至廿歲左右在家鄉設館任童子師,因不耐學生憨慢而舍去。後由祖父攜至壽州教蒙館訓蒙,名振鄉里,在家鄉設館,任童子師。廿一歲喪妻後,遂一肩一笈書出行,以賣字刻印為生,遊食於江湖。
乾隆卅九年(1774),卅二歲的鄧石如至壽州教書,在壽州結識了當時循理書院的主講兼知名書法家梁巘(亳縣人,以善摹李北海書名於世)。並常為壽春循理書院諸生刻印和以小篆書寫扇面,因而深得梁巘的賞識。梁驚嘆鄧的筆力雄渾,把他推薦去江寧(今南京)舉人梅文鼎曾孫梅鏐家學習,從此成為梅家的座上客。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1年06月號第141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