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清 胡公壽 屋後荒筱圖 約1870年代晚期  上海博物館藏
 
胡公壽寓滬前遊蹤考
文∣殷志遠 圖/攝影∣本刊資料室

胡公壽(1823〜1886),松江人,署款多帶「華亭」二字。張文虎(1808〜1885)在《懷舊雜記》中稱其為景家堰人,即今上海松江區人民南路缸甏巷。胡公壽又號「橫雲山民」,橫雲山為「雲間九峰」之一,亦屬松江。另外,胡氏嘗署「笏溪老屋」,笏溪又在缸甏巷內。此松江指松江府,古稱華亭,又稱茸城、五茸、雲間、鶴城等,而當時的上海為上海縣,所以,《上海縣續志》、《海上墨林》將胡公壽歸為「寓賢」一類。
廿歲前,胡公壽在老家度過,有關這時期的史料幾近缺失,尚難考證。可以推測,他主要隨父母生活。據《安定胡氏族譜》記載,胡公壽高祖胡維鐘,字鯨發,號省庵。太學生,壯歲遠慕遼東。又精於鑑古,搜藏金石字畫,皆名人之跡。曾祖父胡洽,字充符,號璞堂。太學生。壯貌雄偉,賦性伉爽,生平儉約。祖父胡棻,號心香,太學生,謹守繩墨,不預世事。父親胡祥麟(1799〜1848),字子仁,號墨樵。庠稟膳生。為人厚重簡默,嘗遊大梁,旋里後,以詩書自娛,手不釋卷。七入荊闈,屢薦不售。綜上所述,胡家儼然是詩書世家。受家學影響,胡公壽從小接觸文墨,家中又富收藏,有機會摩挲歷代名人墨蹟,為之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只有松江橋下水,無情長送去來船」。廿歲之後,胡公壽離開松江,負笈遊學蘇州、杭州、嘉興、上海等地,直至卅歲後寓居上海,挑起海上畫派的大樑。他在上海的活動,研究者多會注意,從其在詩、書、畫「三絕」上的藝術成就,到他對師友、後世和「海派」形成產生的影響,以及他與海上諸多文人雅士的交遊,皆有文章涉及。然而,有關胡公壽於上海闖蕩之前的生活,在研究上還是一片空白。胡公壽正式定居上海的時間在一八五八年左右,至遲不超過一八六○年,即四十歲之前。他一八八六年去世,所以只在上海居住廿幾年,大半生是在寓滬之前度過。他開始遊歷的時間約在一八四七年,即廿五歲之時,自此至一八五八年,這十多年是他寓居上海前的活動重點,亦是其詩、書、畫不斷提升並走向定型的過渡階段。
一八四七年到一八五八年,正是太平天國運動戰爭爆發前夕,此時南方的文化藝術中心依然是蘇杭一帶,尤其是蘇州。胡公壽交遊的重心即在蘇州,偶爾往返嘉興、松江等地。此期他創作的書畫並不多,詩歌唱酬最為頻繁,如今其留存的詩作多在這時完成。在蘇州,他與奚疑(1772〜1854)成了忘年交,並同戴銅士、雷葆廉、費丹旭(1802〜1850)等人往來。在嘉興,他與陳曼壽(1824〜1884)、秦光第、張鳴珂(1829〜1908)等人結識。
廿五歲那年,胡公壽開啟了吳興(今湖州市)之旅。奚疑在題胡公壽所畫《吳興山水清遠圖冊》中回憶,一八四七年二月,奚疑與費丹旭、雷葆廉、雷瑞甫、戴銅士、胡公壽,一同泛棹遊碧浪湖。小飲後,又一起登道場山,遊歸雲庵,屐孫太初墓。歸舟,費曉樓和胡公壽各作一圖,戴銅士、雷約軒、奚虛白先後成憶舊詞。從這次活動的人數和所經之地看,在此之前,胡公壽應早已認識奚疑等人。
奚疑,字子復,號榆樓,又號虛白。歸安(今湖州)人。家郡城之南,臨溪有樓,近對峴山,植榆七株蔽其外,顏曰「榆蔭」。有《榆蔭樓詩存》、《榆樓題跋》傳世,前書收錄詩作不全,無與胡公壽相關者,後書有多則為胡氏畫作的題跋,且記錄了時間,見證了二人的交往。奚疑也能書畫,常為他人題跋,好畫竹,雖功力未深,風枝露葉,韻趣天然。雷葆廉,字約軒,華亭人。官訓導。工倚聲,有《蓮社詞》、《約軒詩稿》等。雷氏家族在松江名聲甚藉,雷約軒還曾與胡公壽一同為姚燮(1805〜1864)〈懺綺圖〉題跋。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3年8月號第167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