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
密碼 :

嵐光林影圖 水墨紙本 1766 天津博物館藏
 
清代畫家王宸的藝術人生
文∣趙豔玲 圖/攝影∣天津博物館

王宸(1720∼1797),字子凝、子冰、紫凝等,號蓬心、蓬薪、蓬樵,晚署老蓬仙、瀟湘翁、柳東居士等,自稱蒙叟、退官衲子等。江蘇太倉人。著有《繪林伐材》、《蓬心詩鈔》、《瀟湘北苑錄》等,屬於比較典型的文人畫家。王宸出身太倉太原王氏,這一氏族是明清兩代集政壇高官與畫壇名家於一身的世家文化大族,對明朝中後期和清前期的政治、文化產生過很大的影響。這一支家族源頭可追溯至唐代滑州黎陽縣令王言,經宋、元兩代延綿,子孫王榮因避戰亂,元末遷至江南嘉定一帶,可稱為遷徙後的第一世。第十世王錫爵,字元馭,號荊石。嘉靖戊午(1558)經魁,壬戌(1562)會元,廷試為第二名。歷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授光祿大夫,初贈太保,諡文肅,後於天啟二年(1622)加贈太傅。此王氏自王錫爵以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後家族崛起,歷五代而不衰。第十二世王時敏,原名贊虞,字遜之,號煙客,又號西廬老人。崇禎初年官至太常寺少卿。第十五世王原祁(1642∼1715),康熙八年(1669)中舉,康熙九年與叔父王掞同榜成進士(二甲二十名),觀政吏部,充順天鄉試同考官,以中允身分入南書房,升侍讀學士、詹事府詹士、戶部左侍郎。《太倉州志》記載其「工詩文,精畫法,歿後丹青流布,寸縑尺素,寶若拱璧,自是江浙之工山水者皆本原祁」。自第一世遷居太倉的王榮算起,王宸屬於第十八世,到他這一代時家族官運漸趨沒落,但家學的傳承,特別是對繪畫藝術的熱衷卻未有間斷。
王宸是王時敏的六世孫,王原祁的曾孫。王時敏是「四王」之首,是當時藝術界不可撼動的泰斗。提及「四王」,在有清一代直至民初,一直被視為中國繪畫之主流、正宗,曾百譽加身而享有無上之榮光,聲名盛極一時。王時敏、王原祁祖孫二人共同開創的「婁東畫派」成為了清代畫壇正統,對後世影響深遠。《太倉州志》便載「王氏承時敏、原祁後子弟多以畫名,而宸為最」,《直隸太倉州志》亦稱王宸「乾隆二十五年(1760)吳縣舉人,後以會試薦卷取內閣中書選授武昌同知」。其山水繼承家學,以元四家為宗,與王昱、王愫、王玖合稱「小四王」。
王宸是「四王」畫派的傳人,作為清初儒家美學思想在繪畫領域的代表,「四王」畫派因其「中正仁和」的繪畫思想與康熙朝在文化政策方面所大力宣導的「清正雅正」原則的契合,受到清朝統治者的重視和支持,並在順治、康熙兩朝進入鼎盛時期。但是到了清代中晚期,學習「四王」的畫者大多流於程式,只學到了「四王」的皮毛而得不到「四王」繪畫的內在精神,所以後人—特別是廿世紀初期的評論家對「四王」一派的詰難也是蜂擁而至。王宸作為王原祁的曾孫,「小四王」之一,不可避免的遭人非議。大家提及他的繪畫時,褒貶不一,更有評語說他的繪畫只會一味摹仿其曾祖的筆墨而喪失自己的風格和面貌。事實是否確如其是呢?下文我們可以通過細觀他的作品詳細分析。
王宸是位頗具個性的藝術家,也是性情淡薄、率意隨性之人。據《婁東書畫見聞錄》記載,王宸「修髯偉岸,胸無城府,工詩嗜酒,善詼諧,嘗於畫冊上自題支酒票,風趣可想」,也許正因為這種闊達樂觀的性格,使得他的畫總能給人一種渾厚蒼鬱、率意盎然的感覺。
王宸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秋天由武昌同知升任湖南永州知府。據《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繪畫綜合圖錄》、《故宮書畫圖目》所載,王宸共有一一五件畫作,其中一百幅是有確切紀年的。在目前所知王宸畫作中記年最早的一幅,是畫於乾隆七年(1742)的〈仿梅道人山水圖〉。

 
相關文章
 
 
  全文請見《大觀》2024年5月號第176期
雅墨文化事業 版權所有©2012 www.yamore.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信箱│daguanart.ae@gmail.com 業務電子信箱│daguan.ae@gmail.com